今年上半年来,公募基金终于站在了扬眉吐气的那一群人里。今年1月至5月投资业绩显示,得益于上半年成长股持续不断的行情, 偏股型基金不仅大多跑赢指数,业绩也较私募、 银行 理财产品好得多。今年业绩冲入前十分之一的一些基金,去年正是因为持有成长风格的股票,排名处于倒数行列。
“他们今年能冲在前面,是坚持把那些股票拿在手里的结果。不坚持这个风格,早就死在黎明前了。” 基金公司人士如此感叹,坚持风格是反思亏钱的教训的结果。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经过几年市场磨炼,基金经理更愿意坚持自己独有的风格。尽管判断市场风格可能会转,也不会贸然将组合风格做180度的骤转。
无意调整风格
盘点今年前五个月公募基金成绩单,公募基金完胜私募。据银河证券统计,除了年内涨幅为49.3%的上投新动力,华宝兴业新兴产业、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 、 长盛电子信息产业 、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 、景顺长城内需贰号、 景顺长城优选 、 中邮战略新兴产业 、 天治创新先锋 和 易方达科讯 同样跻身前十,年内涨幅均在35%以上。这要得益于今年以环保、 医药 、TMT、传媒为领头羊的成长股行情,在这样的行情下,公募业绩与沪深300表现相关度很小,大部分远远地把沪深300抛在后头。
对于成长风格的基金,过去的几个月是热闹的。据统计,10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共有24只股票被2只以上(含2只)第一集团成员共同持有,多数均为新兴行业。其中, 欧菲光 和 歌尔声学 同时被5只基金抱团,欧菲光的年内涨幅高达158.42%; 大华股份 和 长春高新 分别有4只基金看好,主营基因工程和生物药品的长春高新年内也已上涨67.66%。另外环保股 碧水源 等也被基金追捧。
对于一些重仓银行、 保险 、地产等板块的基金来说,今年则是寂寞的。有一些去年表现领先的基金,甚至出现了负收益。在他们看来,成长股和价值股的估值差距已经非常大,风格转换在所难免。事实上,近两周以来,有几个交易日,金融、地产等股票出现久违的上涨,同时成长股则有较大幅度的调整。
目前市场热议的问题是,市场风格会否发生转变,何时发生转变。对于何时出现风格转换的时间窗口,不少基金认为或会在6月底,而“IPO重启”、“成长股业绩低于预期”、“获利盘集中抛售”是目前市场猜测的几个可能的导火索。
尽管关于风格转换的讨论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基金经理“转风格”而导致的调仓幅度并不大。即便调整,也首选仓位而非调风格。一些今年以来积极参与成长股风格的基金经理并没有迅速获利回吐,而一些处于寂寞中的手拿大盘股的基金,今年以来跟风成长股的兴趣也相当弱,宁愿等待市场风格转换的那一天。经过几年市场的洗礼,“坚持一种投资风格”成为不少基金经理总结出来的经验。
当然,市场中也存在另外一些风格较为中庸的基金经理,他们可能会在两种风格中有所侧重。从目前来看,原先偏价值型的基金经理,在目前的市场也不敢贸然追高成长股。“现在追高意义不大,我预计市场会调整,先把仓位降下来,留足弹药等四季度再买入更好。”上海的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随意转换风险更大
明知道风格有可能出现转换,把组合中涨幅巨大的股票卖掉,换成相对便宜的大盘股,为什么绩优的基金经理不这么考虑?
一位基金经理跟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公司有基金经理一二季度仓位中出现大量银行地产,曾经 基金净值排名非常靠后,三季度以后更是如此。于是,他在四季度开始大规模将地产银行砍掉,没想到市场开始出现风格转换,卖出去的股票也买不回来,最后全年业绩也排在后三分之一。“所以说,风格切换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这位基金经理说。也有基金经理将这种情况形容为“转换没做好,两头挨耳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业绩冲入前十分之一的一些基金,在去年正是因为持有成长风格的股票,排名处于倒数行列。“他们为什么今年能冲在前面,也是坚持把那些股票拿在手里的结果,不坚持这个风格,早就死在黎明前了。”有基金公司从业人员如此感叹,坚持风格是亏钱的教训中学来的。
今年的行情与2010年有诸多的相似点。同样是以环保、医药为领头的新兴产业股票接连出现行情,地产行业出现调控政策,金融、地产表现不佳,市场的风格转换迟迟未能到来,但紧接而来的2011年,形势即出现逆转,成长股由于业绩变脸,开始出现持续的下跌,一些逃得慢的基金损失惨重。
“你会否担心2011年故事的重演,现在有没有考虑减仓?”记者曾向一位基金经理提出这个问题。“你说的是实情,但是放长年限看,你会发现目前很多基金重仓的成长股,股价已经高出了2010年的最高点,有的涨幅还不小。这就说明,即便那个时候你拿着成长股,目前的收益还是不错的。同期沪深300指数表现还是负收益呢。”这位基金经理沉吟了一下回答。
的确,当时一些资金热捧的碧水源,目前股价已经较2010年最高点高出了超过30%。如果有基金敢于一直持有,这样的收益水平也超过大市,但在2011年,一些持有 创业板 的基金可谓仓皇逃出。在排名的压力下,很多基金经理难以将看好的成长股一直持有。但在今年的数月间,敢于坚持下来的则为数不少。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2010年,年中时,一些中小股票股价的确也出现向下波动,主要是当时的估值显得很高,但到了四季度,由于大家情绪乐观,将后一年的预估业绩来计算市盈率水平,感觉又不贵了,于是又有一波行情。”深圳的一位基金经理则是以这个理由解释自己的不转换风格。他认为,市场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难免出现调整,目前这个时段他更愿意做仓位调整而非卖掉成长股买入低价的银行。“一方面择时很难,另一方面我觉得成长股的故事还可以继续讲,没有必要过早的调仓。”这位基金经理称。令他比较难处理的是,由于业绩很好,近期资金申购较多,对他的节奏有所打乱,“我只能买入一些 公用事业 类股,来做比较均衡的配置,但总体风格不会改变。”这位基金经理说。
风格稳定有赖公司支持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基金经理尽量保证风格的连续性,与近年来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引导有关系。在2006、2007年,很多基金公司仍处于“抱团取暖”的阶段,划一的行动背后,基金经理个人的风格偏好是最早牺牲的因素。但在随后几年, 博时基金倡导的按风格对基金经理进行分组,开始尊重基金经理的风格偏好,另外一些基金公司也有类似的尝试,深圳基金公司以长城、景顺长城两家表现较为突出。
以近两年来业绩持续领先的景顺 长城基金为例,景顺长城几乎每年都有一两只基金业绩脱颖而出,今年更是数只基金业绩挤入前十,但公司旗下基金投资并不会同进同出。该 公司董事长许义明解释,尽管都是偏股型基金,但基金经理各自管理的基金主题不同,公司并不要求所有基金经理行动一致,而是要求基金经理组合策略以中长期为目标。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主题的股票表现领先,专注于该主题的基金业绩自然就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起的是教练的作用,通过定期回顾,鼓励基金经理发挥潜能,保持风格统一。同样业绩领先, 2012年的冠军余广与今年领先的基金经理王鹏辉的选股风格就有很大的不同。
据记者了解,基金公司鼓励长期投资风格不漂移,还需要制度上的保障。“我们何尝不想坚持自己的看法,但公司对短期业绩排名太注意,基金经理也不敢太坚持自己的看法。”有基金经理感叹。但有的基金公司虽然也是按年度考核,但不会一年业绩不佳就让基金经理立刻下课,而给基金经理留下业绩转好的空间,这样的期限,有可能长达两三年。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基金的持有人及机构投资者,也逐渐倾向于选择风格较为稳定的产品。一些保险机构对基金公司的跟踪是很紧密的,一旦发现业绩领先的基金,在申购之前会主动约见基金经理,考察他的投资理念及投资风格,在此基础上决定要不要申购。他们更偏好风格不漂移的基金,因为风格漂移,有时候导致 基金净值的波动性加大,这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增加了不可控的风险,因此他们是不欢迎的。从目前看,一些银行的基金持续营销,也在朝相似的方向转变,希望引导投资者买到适合他们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