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流动性紧张”不是没钱 是放错了口袋

2013年06月24日 07:46   来源:成都商报   

  100万亿元的M2供应,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的通胀压力,管理层不得改变调控手段。

  和以往相同的情况是:同业市场内资金击鼓传花,同业市场外实体经济难耐饥渴;和以往不同的是:同业市场内银行如锅上行蚁,同业市场外央行却隔岸观火。

  银行如果不改变自己,央行就会改变他们。希望这场博弈的结果最终让实体经济受益。

  “钱荒”,正在成为当下中国经济中最热门的词汇。6月20日的数据显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隔夜品种首次超过10%,并且达到惊人的13.44%,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A股上市公司季报,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利润总额首次超过3000亿元,占了2400余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总额的50%以上。但如今,平常在人们眼中最不“差钱”的大型商业银行开始加入借钱的大军,银行的钱不够用了!

  与此同时,沪深股市也开始全线下跌,过去一周沪深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大幅下降58.47%,降至年内低点。资本市场也开始面临资金流出的尴尬状况。

  不过,就在金融机构的资金面不断告急的同时,不久前央行公布的各项金融数据却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

  抢钱大战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坐五观六”

  临近年中,各银行普遍加大吸储力度,尤其是在这个闹“钱荒”的6月底,手段可谓层出不穷。

  “一个月以前预期年化收益率能到4.5%的理财一出来就会被抢光,现在没到5%的理财根本就卖不动。”在天津市河西区某城商行,大堂经理坦言,近日几家大银行的“抢钱行为”令他们这些小银行非常被动,客户流失了不少。理财产品向来是银行维护客户、吸引存款的“杀招”。数据显示,进入6月,许多预期收益率长期徘徊在4%左右的银行理财,也纷纷“坐5观6”。

  理财产品绝非唯一的战场。记者走访发现,许多银行都全力投入“抢钱大战”。在光大银行天津围堤道支行,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10万块钱存一年,不仅利率上升到顶,还可以送4袋10斤装的大米;浦发银行天津某支行的客户经理则表示,新客户5万块钱存半年以上,就可以送一个5件套的微波炉瓷碗。据了解,一些银行通过存款返现金的方式吸引客户,每存一万块钱可返还几十元不等的现金,还有银行的客户经理替客户报销转账甚至打的的费用。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季末月份平均增加2.3万亿元,而季初月份平均减少5115亿元。每逢关键时点,银行往往会来一场“抢钱风暴”。

  专家表示,今年年中的“抢钱大战”,除了应对时点考核,还有存款准备金上缴日临近、外汇占款下降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据了解,今年前四个月,我国新增外汇占款分别为6836.6亿元、2954.3亿元、2363亿元、2943.5亿元,5月则骤降至668.62亿元,这在银行“缺钱”的当口,无疑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综合新华社、上海证券报

  资金错配

  导致结构性资金紧张

  根据两周前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5月末,我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104.21万亿元,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5.8%,显著高于年初制定的13%的目标,新增信贷量仍然高企,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

  中国真的在经历一场流动性紧缩的“钱荒”吗?

  一面是银行缺钱,股市缺钱,中小企业缺钱;但另一方面却是,货币的供应量充裕,不少大型企业依然出手阔绰,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游资仍在寻找炒作的概念,民间借贷依旧风风火火。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眼下的“钱荒”看似来势凶猛,实则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不是没有钱,而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无论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出台的高达4万亿元投资的一揽子计划,还是2012年以来,在“稳增长”的目标下对货币政策宽松化的一系列微调。几年来,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一种流动性充裕的状态下。

  然而与此同时,宏观数据中M2与GDP的比值却在不断的扩大,到今年一季度,M2与GDP的比值已近200%,这意味着货币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减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量的社会融资其实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

  资金套利

  导致社会融资总量虚增

  在不少业内人士和经济学家看来,导致目前金融业短暂性“钱荒”的因素十分复杂,这其中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随着美国经济的回稳复苏,美联储称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渐退出,使得资金外流的速度开始加快。

  除此之外,中国金融系统内部杠杆率不断放大的因素更是不容忽视: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操作之下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影子银行”大行其道的同时,也使风险不断积聚。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没有利率市场化使得市场中存在监管套利的机会。在我国当前的信贷和融资体系下,国有企业较民营企业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从而使其能通过委托贷款等方式进行套利,由此导致资金的重复计算,进而导致社会融资总量的虚增。由此可见,“钱荒”的背后,更需要思考的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钱要如何用的问题。

  上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已经成为未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一项总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市场大声疾呼“钱荒”的同时,央行却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这一调控指向似乎在暗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由简单的数量调控逐渐转向质量和结构的优化。综合新华社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