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流动性紧缺的预期冲击银行股之外,近期中国经济持续不见好转,银行将资金的高融资成本转移到下游也是一大原因
6月24日,各个期限品种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全线大幅下滑,流动性紧张局面似乎有所缓解。然而,各家银行如饥似渴的揽储手段依旧。同时,昨日银行股领跌沪指大幅下挫,进一步凸显了投资者对银行股信心的缺失。
资金紧缺依旧
昨日,隔夜、7天期、14天期以及1个月期的Shibor分别下滑200.3、123.2、147.7以及234.3个基点至6.4890%、7.3110%、7.0890%和7.3550%。相较于上周一度高达两位数的利率水平,目前7%左右的水平似乎趋于正常。与此同时,各个期限品种的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全线下跌至7%左右的水平。
“就平常的水平而言,7%左右的Shibor还是相对偏高。”一位中资银行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在上周银行间利率不断跳涨之后,市场传言央行秘密向一些大型银行投放了资金,尽管无法确定央行究竟有没有如此操作,但是这样的传言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的预期,这也是导致Shibor回落的一大因素。”
不管央行是否秘密地向大型银行注入了流动性,至少此次央行不公开向银行投放资金的态度是异常坚定的。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经济分析师李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这种严厉的坚决不入市干预的态度除了传递货币政策信号之外,也是为了达到一些实际目的。整顿银行发行的期限错配的理财产品,强化风险管理。目前银行很多理财产品的资金都投向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此前央行已多次发文警告但没有被很好地落实,而经过这次流动性紧缺的‘紧箍咒’之后,银行应该会有所切实地改进。因此,央行也借此达到一定的限制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规模不断上升的目的。”
维持高位运行
尽管较上周创历史新高水平,昨日银行间的利率水平有所下降,但是不少市场人士认为银行间利率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相对维持高位运行。“近期银监会整顿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外汇局打击热钱流入等举措,加上季末效应等一系因素叠加直接导致了此前银行间利率的暴涨,而银行的惜借更是进一步推涨了市场紧张的气氛。”不过,李炜认为,“银行间利率高位运行的状况至少还将维持1-2个月时间。近期各家银行纷纷发行高收益率的短期理财产品揽储,而这些产品大部分都将在1-3个月之后到期,很多银行必须靠同业拆借来支付到期的本金和收益率。”
上述分析师同样认为市场流动性紧张状况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从央行的态度来看,央行正在调整对市场流动性的调节方式,这也说明银行资金紧张状况不会很快得到解决。”昨日,央行办公厅发布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央行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由于金融市场变化因素较多,且临近半年末重要时点,客观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央行要求,各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行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银行在天天高喊缺钱且不断求助的情况下,在昨日股市暴跌的行情中又起到了领跌作用。昨日,A股暴跌5.3%失守2000大关,创近4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而其中银行股更是集体大幅下跌并领跌大盘。截至收盘,银行板块中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3股跌停,宁波银行、浦发银行跌幅超过9%,华夏银行、北京银行跌幅超过8%,其余个股均大幅下挫,最抗跌的建设银行也有近3%的跌幅。
“除了流动性紧缺的预期冲击银行股之外,近期中国经济持续不见好转,银行将资金的高融资成本转移到下游也是一大原因。”李炜指出,“而且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自然也会对银行的息差收入带来影响。因此,市场整体对银行的预期不佳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出银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