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反映银行间市场资金松紧程度的风向标——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当天早盘即全线暴涨,其中隔夜Shibor利率一日大涨近70%,达到不可思议的13.44%,银行闹“钱荒”的问题愈演愈烈。
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出现紧缩局面的同时,沪深股市全线下跌,投资者开始纷纷减持手中资产,过去一周沪深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大幅下降58.47%,降至年内低点。资本市场也开始面临资金流出的尴尬状况。有分析称,流动性的短暂缺失,令资本市场产生了恐慌,不排除有机构投资者抛售股票变现,以应对流动性缺失带来的现金流隐患。
尽管市场资金频频告急,但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当前货币政策并非收紧,今年以来货币是相对快速扩张的。她指出,当前M1、M2以及社会融资总量增速较快,但资金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部分进入产能过剩行业,此外部分资金被用于早期的还本付息,资金大量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钱荒”现象何时能得到缓解?瑞银证券、申银万国证券等多家机构均预期,7月中旬之前资金面情况仍难言乐观。
短期资金饥渴
6月1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隔夜利率全线飙升。6月20日更创出2006年以来的新高13.44%。7天质押式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从6月初的4.66%蹿升至8.26%。从交易所的国债回购市场看,深市1天国债逆回购基本维持在20%的高位。与此同时,各市场各期限回购利率均飙涨。
足以看出,机构对于短期资金极其渴求。
“作为投资标的拆借利率上涨,直接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另一方面,在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银行也想通过提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获取更多资金,以提高自身流动性。”有分析称。
上周以来,市场资金情绪从紧张很快加速步入恐慌高峰,分析称,主要原因是市场结构性和情绪性引导所致,“客观看,六月份资金总量供应虽然也偏紧一些,但目前实际上还没有出现巨额流出项目而使总量真正接近枯竭地步。”
目前影响资金波动预期最关键因素还是央行态度。但从央行上周在公开市场的表现来看,央行的态度比较坚决,即不会轻易放松流动性。因此,银行也要改变流动性永远宽松的预期。
瑞银证券称,未来数周内也会有一些因素冲击着资金面。首先,五大行年度分红吸收流动性约2400亿元;其次,年中时点银行理财产品、超短期基金理财产品遭遇净赎回,或将给货币市场带来更大的融资压力;第三,金融机构杠杆率偏高,未来1月偿付压力很大;第四,7月初补缴准备金大约是8000亿元;第五,7月中旬财政存款再度增加,预计冲击规模在4500亿元。
“钱荒”因素复杂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季末月份平均增加2.3万亿元,而季初月份平均减少5115亿元。在存贷比考核的影响下,每逢关键时点,银行往往会来一场“抢钱风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存贷比的考核既有日均考核也有季末的时点考核,这两种考核都很重要。年初放贷款太多的银行,为了贷款比存款不超过75%,就必须把分母做大,也就是多吸引存款。
宏观数据中M2与GDP的比值却在不断的扩大,到今年一季度,M2与GDP的比值已近200%,这意味着货币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减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量的社会融资其实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
张承惠在金融创新试验与经济增长极建设论坛上说,银行市场资金面并不是当前货币政策将收紧,而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的集中爆发。
张承惠分析指出,目前的流动性危机,与银行面临季末考核,对资金需求较大,各家银行较为惜借有关。此外监管部门强化理财监管以及加大对跨境套利交易的监管,也导致各银行需要增加资金以满足合规要求。而部分对流动性盲目乐观,没有做好资金控制,以及贷款增加过猛有关。
央行按兵不动
在资金面趋紧的情况下,央行仍旧按兵不动。
数据显示,6月20日,全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716.69亿元,较前一日减少173.78亿元;质押式回购8117.71亿元,较前一日增加2144.31亿元;买断式回购140.39亿元,较前一日减少14.13亿元。
从上述数据看,央票的发行与回购操作依旧正常,并且在逆回购与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依旧停留在并不明朗的阶段。
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增速快,放款势头非常猛。与此同时,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也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问题是,信贷环境的宽松,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相当有限。
张承惠认为,从中国经济目前的现状来看,降息难以引导资金从金融体系流入实体经济,“大幅注入资金,将助长资金自我循环和旧的增长模式延续,很可能使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半途而废。”她说,央行不会坐视市场崩溃,但也不会全面放松,可能会尝试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方法,也会更多地要求商业银行做好自我管理。
而在上周业界大呼央行是否会降准、降息的时候,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已经成为未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一项总方针。
可以看出,政府坚持原有货币政策的态度很坚定,银行如果继续对宽松政策过于执迷,不按照经济转型的要求转变思路,不努力盘活存量资金,就不可能走出“钱荒”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