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食品安全舆论环境趋复杂 媒体应科学传播

2013年06月17日 19: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主题“诚信共治 维护食品安全”的分论坛现场

 

     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6月17日在北京举办,图为主题“诚信共治 维护食品安全”的分论坛现场。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7日讯(记者蒋诗舟) 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17日在北京举行。在下午主题为“诚信共治 维护食品安全”的分论坛上,中国经济网总编辑崔军、果壳网副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吴欧、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曹敬衡、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政府关系代表张建中就“食品事件是媒体还是企业的责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点击进入专题

    崔军认为,当前食品安全形势有了明显好转,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是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却趋于复杂。有一个词叫“舆论高压”,在舆论高压下对扭转食品安全的不利状况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媒体功不可没。

    另外一方面,随着现在舆论环境的变化,在食品安全传播中,也掺杂了一些不正常的因素。现在媒体格局发生很大变化,自媒体的兴起,新媒体的兴起,媒体的竞争已经不能说是激烈了,而是说残酷。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挤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了生存,大家都在争夺吸引眼球的那点素材,结果造成了虚假新闻的问题或者小事大做的问题。此外,一些个人和机构为了谋名或者谋利也发现食品安全是个很好的把手,动不动搞一点所谓的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逼迫企业向他们购买服务或者认可他这个机构,崔军表示。

    作为媒体从业者,崔军也表示,媒体常常收到一些食品安全曝光的信息,有些来自于竞争对手雇佣的公关公司。由于是同行,提供的信息看上去非常专业,非常有杀伤力。

    崔军还提到,随着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的推出,交易的展开,做空机制慢慢发展起来了,一些机构就利用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做空一个企业或者做空一个行业的手段。

    吴欧在对话中提到了荒唐的抢盐事件,他说,果壳网有一个最重要的板块叫“谣言粉碎机”,中国发生绝大部分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果壳网中都发布了大量的文章,比如抢盐事件,黑花生是不是染色的等等。吴欧表示,果壳网的目标就是消除公众的恐慌,做科学传播。

    张建中在对话中简单阐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老百姓提起农产品,一半的人不放心,一提起媒体的报道只有80%相信是真的,这就说明整个中国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是非常严峻的。

    张建中认为,社交媒体和一些不太负责任的媒体传播的很多信息不是客观公正科学理性的,有的是加入自己的思想,有的是有偏颇的,这里可能是科学知识的不足或者对客观事件没有完全把握,也不排除有个别其它理由。就造成了越是著名的企业,越有可能成为炒作的对象,越是著名的企业对于一个行业的影响就越大,让老百姓觉得说这一类东西好像都不放心,最后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坏的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

    曹敬衡在对话中提到消费者自身的认知问题,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通常都抱有一些恐惧。他支持很多企业开放自己的工厂或者一些商店,作为跟消费者沟通的方法。一方面让老百姓眼见为实,另一方面对企业本身应有些认知。

 

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


(责任编辑:蒋诗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