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对国内食品安全没有信心。崔永元表示,媒体的注意力不应只局限在香港“奶粉禁令”上,而是应聚焦内地消费者为什么不信任自己的奶粉。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中新网3月6日电 (何敏) 因为香港的奶粉“限带令”,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热词,食品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却又问题频发,不断触碰公众的心理底限。虽然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表示,质检总局数据显示内地99%的奶粉符合质量标准,但民众依然缺乏信心。全国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再次将目光聚焦在食品安全。
评奶粉事件
崔永元对奶粉没信心 委员感叹是“行业悲哀”
谈及香港奶粉限购措施,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太平绅士陈红天3日感叹:“这是中国奶粉行业从业人员巨大的悲哀!” 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之子霍震霆则表示,香港限购奶粉,本来不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一时挑起这么多纷争,说明香港、内地在文化背景方面还要加强交流。
相比香港特区的委员们,内地政协委员们思考得更多。崔永元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虽然有数据表明99%的国产奶粉都合格,但可能有同样比例的消费者依然无法信任国产奶粉。
奶粉质量问题也引起了企业家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3日在四川代表团第一次全团会上表示,食品企业首先要有安全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提高产品的品质感。他透露,新希望正在考虑进军奶粉行业。全国政协委员、伊利董事长潘刚3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称“每天如履薄冰”。本次他带来了两个与乳业有关的提案。
析恐慌缘由
消费者信心不足 “奶粉慌”实为“信用慌”
有网友指出,内地民众千里迢迢从香港带奶粉,其实购买的是香港的“监管”。这一说法引起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共鸣。不少委员和专家指出,在“奶粉限带令”背后实际上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以及对社会诚信信心的缺失。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陈建国3日表示:“朋友也有非要从香港、国外采购奶粉的。我认为,是我们有恐惧心理,是我们多年来发生了很多食品安全的问题,导致了信任度下降,一直扩展到没有问题的领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国内企业弄虚作假和缺乏诚信,已经使中国的消费者不再信任本国的奶粉质量,这是很丢脸的事。
陈建国还指出,食品安全有政府监管问题,民众对政府监管有要求,政府对此难辞其咎。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商业领域道德水平下降,商家本身也有问题,民众在这个问题上的不信任度是可以理解的,政府应该自补短板。
谈监管措施
工商总局许诺设黑名单 卫生部长六提诚信加强安全
民众对奶粉等食品缺乏信心已经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4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各部门正在协调研究,将采取更为有效的专项管理办法来确保婴幼儿奶粉安全,这些措施将会尽快出台。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是因为犯罪成本太低”这个观点,周伯华表示,某些违法行为的成本不高是存在的,但违法成本需要依照国家的法律。如果需要法律上更进一步从严的,就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他表示:“可以预计的是,以后食品安全案件、质量安全案件的违法成本都会很高。一进入黑名单,就会被永久性驱逐出这个行业。”
全国人大代表、卫生部部长陈竺4日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这方面的监管肯定会加强,而且机构改革有利于创建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在短短几分钟的采访中,陈竺六度谈到“诚信”,并表示政府也会打击企业欺诈的做法,特别是违法添加有毒有害原料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