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金融证券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地企业家的共识——合作打造华人品牌

2013年04月26日 08: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廉 丹

    世界经济重心继续向亚太转移,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地域之便、优势互补,两岸及香港经贸合作日益深入发展。在经济融合、互利共赢的大趋势下,三地的企业也在合作中觅得更多商机。第三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专门设置了“三地经贸合作及打造华人品牌”的专题讨论环节,来自三地的嘉宾对此进行了探讨。

    搭建机制平台

    香港踏入CEPA十周年,台湾亦进入ECFA三周年。有人说,无论是CEPA还是ECFA,都是在经济出现困难苗头的时候签署的,也都把签署各方引向了深度合作、互利共赢的目标。

    “最初,台湾媒体对ECFA的报道负面居多,多是民众担心台湾的农业会受冲击,大陆务工人员进入台湾会抢占劳动力市场等。现在当初的担心没有了,台湾社会普遍期待ECFA会有更大的效果。”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董事刘德勋在发言时说。

    刘德勋表示,大陆与台湾签署ECFA的目标是加强经贸合作、促进投资便利、完善保障机制。随着早收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目前服务贸易协议谈判的务实进行,大陆与台湾合作的机制平台正在逐步成熟,效果也在不断显现。

    “服务业是香港的一大优势,而CEPA为香港服务业打开了进入内地的大门。”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副主席李大壮说,“CEPA的落实不能好高骛远,要在循序渐进中稳固这个合作平台,克服遇到的各种苦难。”

    机制加强了合作,而合作将促进机制创新。自“个人游”2003年实施以来,过去9年多内地访港旅客屡创新高,截至2012年12月,“个人游”旅客人次累计已超过1亿人次。李大壮建议,在大中华圈往来日益密切的趋势下,三地应讨论如何建构相关制度,建立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提供更完善的旅游服务。同时,内地、台湾可充分利用香港的转口港和自由贸易中心地位,携手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加强经贸往来。

    “三步走”的思考

    规模庞大的市场、灵活快捷的反应机制、强大的人才技术储备,相信能把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是所有企业理想的发展愿景。而如果三地的企业善于从合作中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相信能挖掘更多商机,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更多发展空间。

    海尔集团公司总裁杨绵绵把海尔的品牌战略定义为“三步走”:“走出去”,要走向国际市场;“走进去”,要扎根国际市场;“走上去”,成为知名国际品牌。她认为,三地各有优势,加强品牌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实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目标。品牌之间容易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使品牌更好地发展。

    ECFA、CEPA、大陆的城镇化建设,台湾震旦集团常务董事兼执行长林乐萍说起来都头头是道。震旦集团已经成立48年,是台湾知名的办公设备企业,进入大陆市场也已经20多年。震旦集团这几年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三地的资源整合。林乐萍介绍说,大陆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市场,震旦初入大陆市场时曾水土不服,但这几年我们会紧随政策导向走,在大陆的市场发展也就越来越顺畅。城镇化目标提出后,我们就开始在中西部布局,虽然短期收效不好,但我们更看重长远发展。ECFA签署也带给震旦实实在在的好处,林乐萍说,之前我们在大陆和台湾工厂的产品无法互通,而实行零关税后,两边工厂的产品能够互通了,而且物流成本也降下来了。

    震旦集团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作为企业首次独立建馆。林乐萍介绍说,扩大企业宣传、不遗余力做研发设计,这些都是震旦集团的品牌维护策略。震旦的品牌之路已经走了48年,还要一直走下去,并在三地的深度合作中,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专题:第三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


(责任编辑:华青剑)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1号店与百度深度合作    2013年03月22日
  • ·银商应深化合作致力共赢    2013年02月04日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