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与银行争食存优劣两面 车企跳入金融海

2013年02月01日 07:24   来源:经济导报   记者 时超

与银行争食存优劣两面 车企跳入金融海

  车企的汽车金融融资普遍来自于银行间的拆借,这显然使其资金成本受到极大影响。但由于经销商的利益与厂家捆绑在一起,所以在与银行的竞争中,车企进入汽车金融领域应该具备先天优势

  汽车金融的良好前景,正吸引着银行、车企巨头纷纷投入其中,随着竞争者不断增多,谁将从这场“蛋糕分切战”中获得最大收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近日,江淮汽车(600418)发布公告称,银监会已批准其与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瑞福德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开业,初期注册资金达5亿元人民币。1月24日,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也正式与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项目,成为继中国重汽后,又一家进军汽车金融业的山东车企。

  “汽车制造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仅靠生产和销售,难以保证利润增长,而且随着一手车销售瓶颈的出现,这一态势将更加明显。”1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侯长禄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汽车金融除直接带动新车销售外,还能确保维修利润稳定,并可借助二手车金融、融资租赁等增加集客量。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车企的进入,必然会影响到早已在汽车金融领域布局的银行机构,双方在市场上的争夺不可避免。“是熟悉金融服务的银行业获胜,还是更了解汽车产业的车企得利,还未可知 。”

  车企跳入金融海

  “首付2.1万元,即可分期购入价值10万元以上的日产骐达车。”1月31日,济南市民刘先生向导报记者表示,近日频频在报纸等媒体上看到类似的分期购车广告。

  “确实是我们搞的活动,主要面向年轻的、有能力的购车者。”济南一家日产4S店的销售经理王晓鸽随后向导报记者表示,此次向购车者提供贷款服务的是日产旗下金融公司,“这样放款速度更快,首付低,服务更到位。”

  导报记者调查发现,自2004年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已有10多家汽车金融公司成立,其中,汽车厂商主导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有12家。

  “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不断加快。”侯长禄说。

  导报记者发现,近两年来,除上述江淮汽车、山东临工外,福田汽车、北汽股份、奇瑞、一汽等车企也已加入该阵营,另外,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企业均表示了对汽车金融领域的极大兴趣。

  针对上述企业为何热衷汽车金融,业内人士表示,其对汽车销量的推动力是最主要因素。“这对购车者和车企来说是双赢方案。”王晓鸽表示。

  资金劣势与先天优势

  随着车企的进入,早在汽车金融领域布局的另一端——银行的举动也受到各方关注。

  民生银行近日公布的《2012中国汽车金融报告》预测,到2015年,汽车消费金融市场金额将达6700亿元。其中,通过商业银行消费贷款的金额预计将达3250亿元,占比49%;信用卡车贷分期余额将达1350亿元,占比20%;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贷款金额将达1600亿元,占比24%;其他500亿元,占比7%。

  “从现在来看,银行依然是汽车金融的主要获益者。”侯长禄说,“不过随着汽车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加完善,这一格局恐将发生变化。”

  事实上,一些较早“试水者”已经尝到了甜头。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晓俊表示,截至去年12月底,集团零售客户已突破100万人次,服务资产规模超过400亿元。

  “市场竞争肯定存在,比如对一名购车者来说,以前只能选择银行贷款,现在就又多了厂家贷款方式可供选择。”侯长禄说,“同时,销售渠道之争肯定会存在,在一家4S店,银行和车企都要争取推出自己的金融服务。”

  不过,对于车企的分羹,银行业内人士却表示暂不为惧。“现在汽车消费贷款仅占银行业务的一小部分,而且车企的贷款利率比银行高不少,很多购车者还是愿意在银行贷款。”一名股份制银行信贷经理向导报记者表示。

  侯长禄表示,现今车企的汽车金融公司确实经常会受到资金制约,缺乏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目前,车企的汽车金融融资普遍来自于银行间的拆借,这显然使其资金成本受到极大影响。”

  不过,侯长禄也认为,随着市场融资制度的完善、车企管理水平的提高、金融人才储备的增加,车企涉水汽车金融的前景还是非常良好的。“由于经销商的利益与厂家捆绑在一起,所以在与银行的竞争中,车企进入汽车金融领域应该具备先天优势。”


(责任编辑:王笑雨)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