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市场资金面紧张等因素的影响,银行理财收益水平自上周以来发生逆转,从年初的步步走低转为逐步上涨,特别是一些期限在两个月之内的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反而超过了更长期限的产品,说明资金面短期仍将维持紧张。业内人士认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水平短期内还将上扬,但三季度则可能回归下行。
■ 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京蓉
短期理财收益摸高“破5”
从某综合金融网站公布的各行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可发现,杭州银行上周发行的一款为期35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5%,但起点较高,需要10万元。而期限在半年以上的理财产品,更是多家银行均给予5%以上的预期年回报。如广发银行一款期限为364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7%。
不过,比较各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5%的仍为少数,大多数仍在5%以下,但比较前期则已经有所回升。据普益财富的统计,上周55家银行共发行了429款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均比上期有所上涨。其中,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9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7%,较上期报告上升12个基点;外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10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1.45%,较上期报告上升22个基点;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1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34%,较上期报告上升10个基点。
资金面制约推高理财收益
业内人士分析,市场资金短期出现紧张局面是推升理财产品收益的主要原因。端午节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大幅上涨,其中6月8日的隔夜SHIBOR在经过连日飙升后,继续上涨至9.581%,达到一年内的最高水平。虽然最近几日的隔夜SHIBOR有所回落,但为期一个月和三个月的SHIBOR仍然在高位运行,说明短期资金面压力仍将持续。
SHIBOR上涨是资金面紧张的直接反映,而造成资金面紧张的因素则是多重的。市场普遍认为,进入6月份以来,5月末上缴财政存款、外汇占款流入趋缓以及6月末银行考核时点到来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市场流动性短期出现了较为紧张的局面。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指出,今年1—5月,随着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较去年同期出现小幅下滑,这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难以回升。同时,国家对银行监管的升级使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方面受制颇多,银行投资组合整体收益的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
曾韵佼预计,在目前通胀较低、经济仍在缓慢复苏的过程中,三季度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较为宽松的状态。反映到银行理财市场,考虑到监管层可能在年内对资产池运作方式和债券市场监管继续加码,在经过目前短期的回升后,预计三季度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还将可能继续下探。
近期可投资超短期理财产品
一般而言,期限越长的理财产品应当收益更高。但对比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可以发现,受短期资金面紧张的影响,一些短期或超短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跳升,甚至一反常态地高于同期发行的更长期产品。
如深圳工行推出的“父亲节”专属理财产品,期限为5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另一款期限为51天的产品收益预计为4.8%。而该行同期推出的98天、191天的产品收益率则为4.4%和4.35%,明显出现收益率与期限倒挂的情况。
此外,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近期发行的为期30天左右的超短期理财预期收益率均高达4.7%,与同期发行的期限接近半年或一年的理财产品收益相当,反映了银行短期内急于揽储的心态。
业内人士建议,普通市民可以将一些零散的资金投入短期或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期限较长而回报较高的理财产品,则要详细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注意回避投资风险。
上周55家银行 平均预期收益均上涨
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34%,较上期报告上升10个基点
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7%,较上期报告上升12个基点
外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1.45%,较上期报告上升22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