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光祥
开弓没有回头箭。
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没有根本性的质变改革前,如果贸然重启IPO,或将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性后果。
6月7日,第四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终于启动。自2009年以来,证监会已经启动了三轮的IPO改革。
回顾近五年的四轮IPO改革路径,第四轮改革或是最复杂的一次。这一轮改革,既面临着IPO暂停的市场压力,同时又有着上几轮改革后遗留问题的累积。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市场情况已今非昔比,上证指数一直在2200点左右徘徊。5年多的熊市让资本市场财富效应消弭,投资者信心脆弱,市场陷入进退维艰的两难境地。
在道琼斯指数、日经指数都创出历史新高或者走出泥沼的比照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前途命运牵动亿万投资者神经。而被寄予厚望的IPO改革则是恢复投资者信心的关键之举,也是资本市场后续配套改革的重中之重。
“只有股市好,才会有经济好”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能成功,必然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的支撑。此前,中国股市一直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但这个“晴雨表”却屡屡成为反向指标并遭致广泛的诟病。
“晴雨表”的潜台词是“只有经济好,才会有股市好”,这犹如“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令人迷惑。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自人类诞生以来,经济活动就始终伴随,但股市却是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和体现,是因金融体系的发达而催生。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经济体国家股市尽管深陷经济危机之劫,却率先走强并带动经济出现复苏迹象。这提示我们:应该系统性的检视我们的股市制度并加以彻底变革。
中国资本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迫切的变革。把脉并问诊这场改革,首要的就是新股的发行制度。
诚然,证监会此次启动的第四轮改革,市场化和法制化力度明显加强,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亮点和进步。在《征求意见稿》的五大方向中,可以观察的是,改革方案有着一年来很多监管经验的累积。比如对于持续督导期间业绩下滑的惩处明确与加重、套现冲动抑制与维稳股价的多重措施、预披露提前的再加强、主承销商自主配售、发行前可发债等,经验总结和细化操作的创新性举措甚多。
但是,此前市场期待的弱化企业赢利实质性判断的发行条件改革措施没有出台,如放松创业板企业上市财务条件要求等并未现身。囿于现实和配套措施,发行制度的核心还未完全触及,对造假上市的惩处力度仍旧不足等。
毋庸讳言,新股发行确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逃避和回避都是对现实的漠视。想要清除这块沉疴,各方都要集思广益、集中智慧,下决心和勇气来推动这场改革。
必须正视、重视IPO重启的问题。资本市场如果缺少一级市场的存在,那么就是不完整的,而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恰恰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但是,仅仅强调融资功能而忽略投资者的回报和保护,无异于本末倒置,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牛短熊长的根本原因。在中国经济持续30年高增长的背景下,这种情况绝非正常。
应该看到,新股炒作和IPO顽疾的存在,正是对整个市场所存在的结构性缺陷的一种集中反应。市场之所以恐惧新股的融资抽血,则是因为中国股市重融资轻回报使然。市场财富效应的缺失,不断让投资者受伤后离场。
一个没有财富效应和吸引力的市场注定无法长久存在。如果不改变中国市场的结构性问题,那么仅靠针对于新股发行的不断局部改革,是无法根治市场整体的问题的。任何局部的改革,都将被市场整体的巨大惯性拖向之前的困局。
改革需要达成共识,也需要形成合力,各方需要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广泛讨论和博弈。技术化改良的措施,短期内能够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形成约束和震慑,但改良具备长期有效性的基础则是市场的有效。如果二级市场定价基础长期缺失,势必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而基于股价变化所制定的相关约束措施亦势必失效。因此,改革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应尽可能的触及实质和核心。
以时间来换取改革的空间。在当前IPO实质性暂停的情况下,和新股发行改革配套的其它制度性建设都应同步推进。以此换取市场的脱胎换骨式变革,并据此赢回投资者信任和信心。
不能人为设定IPO重启的时间点。应该重视IPO的重启时间、条件和市场状况。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资本市场如果无法保持适当的热度和必要的承受力,那么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我们认为,重启IPO应该是在各方达成广泛共识、市场系统性配套改革完成之后。
高质量的重启IPO,既是中国资本市场新一轮改革大幕的开启,似乎也应该是众望所归的牛市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