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沪深两市均创年内新低 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指跌2.83%

2013年06月14日 07:30   来源:北京日报   窦红梅

  “节前已经七连跌了,节后为什么还要继续深调?”昨天,不少投资者对股市表现大呼失望。投资者老赵庆幸地告诉记者,IPO即将重启的消息传来,他就预料市场会有一波大的调整,节前刚刚卖出了大部分持仓股票。“算是躲过一劫!”然而,多数股民并没有老赵这么幸运。股指昨天早盘大跌,截至收盘,沪指下跌62.54点,跌幅高达2.83%,收于2148.36点,这是沪指罕见的八连阴了;深成指报8432.42点,下跌331.19点,跌幅更是达到3.78%。A股市场,沪指和深指均创下年内新低。

  由于忧虑全球经济前景及美联储考虑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周边亚太股市情况也不容乐观,昨天日经225指数暴跌6.35%,收盘报12445.38点,这是日本股市在过去七个交易日中第六次下跌;港股昨日大跌2.19%,收报20887点。

  IPO开闸在即,狼真的来了?

  昨天,海富通基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导致市场下跌的重大利空消息中,最显著的短期利空来自于IPO(首次公开发行)。“虽然大家都知道重启只是时间问题,但狼真正来的时候,市场仍然难逃下跌。”上周五,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证监会就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这被市场认为是IPO离重启不远的一大信号。

  IPO何时重启?这是近期市场热议和关注的话题。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刘纪鹏认为,目前IPO仍属带病重启,市场内存在着监审不分等问题,要推出真正市场化的IPO,需要相关部门广求意见、开门改革。

  “我认为,要分析IPO在目前的时点重启是否合适,至少应考虑两个因素。”昨天,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李永森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个因素中,第一个是监管层及市场对IPO制度的反思是否已到位,新的IPO制度能否彻底改变新股发行制度中的弊病。“从正在征求意见的新股发行意见来看,离解决以往IPO中存在的问题,还相差不少。”李永森说。第二个是新股开闸一定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李永森表示,从近期A股一再下跌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对新股开闸的承受能力仍然偏弱。虽然新股发行是市场融资的重要方面,迟早都要恢复,但新股发行对资金的需求,确实对股指下行形成了实质上的压力。

  热钱撤退,A股是避风港?

  端午期间,外围股市总体走势疲弱。美股本周连跌三日,英法德等欧洲主要股市下跌,走势弱于美股,而近期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股市也普遍大跌。昨天,一些机构研报分析认为,受外围市场影响,资金外流是A股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美国经济逐步复苏,美联储正在考虑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这直接导致了资金由各新兴市场国家回流至美国,从部分金砖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情况看,这种迹象尤其明显。

  不过,有专家对此有不同看法。刘纪鹏表示,中国是避风港,A股低迷与美国、日本股市遇挫并无关联。中国的货币、银行、股市三大体系与美国都不“搭界”,下跌并非是受国际影响。

  李永森教授告诉记者,实际上,由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下降,导致资本流入的情况确实发生了变化,一些资金开始出现转向。“但是热钱退出的心理影响远远大于实际规模,热钱的资金量远远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多。”外围市场大涨时A股不涨,而外围市场大跌时,由于对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A股往往也跟着跌。

  经济数据疲弱,调整未完?

  昨天,众禄基金研究中心仓位监测显示,在股指下跌的过程中,基金开始大幅减仓。518只偏股型基金中,有99只仓位保持不变,有154只选择加仓,有265只选择减仓,选择加仓的基金大于减仓的基金。

  交银施罗德基金分析认为,本次下跌主要受到了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疲弱、流动性偏紧等影响。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5月份同比出口增速从上月接近15%的水平回落至1%,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从上月的-2.6%进一步回落至-2.9%,这两个数据对市场情绪影响较大。

  投资者后市该怎么做?民族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一钉认为,新一轮调整或许刚开始,还是小心为上,“上证指数再次考验2161点只是时间问题”。在外贸增速大幅回落时,5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和PPI的“双降”,再度释放了中国经济疲软的信号。而困扰A股市场的,还有资金的严重匮乏。A股市场流通市值从去年12月7日的16.15万亿元,增加到今年5月31日的19.48万亿元,但同期新进入股市的增量资金只有1464亿元,不足以支撑大盘在2300点之上站稳。


(责任编辑:向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