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平安证券遭史上最严罚单 IPO核查第一刀亦将重落?

2013年05月14日 16:40   来源:新华网   郑钧天

    近日,证监会通报了万福生科涉嫌财务造假案的调查处理结果。由于在保荐万福生科上市过程中涉嫌未能勤勉尽责,平安证券领到证监会开出的“史上最严厉罚单”。

    与此同时,证监会对首批上交自查报告的拟IPO(首次公开募股)企业的财务复查及现场检查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核查第一刀是否也将高举重落,愈发受到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从本次对平安证券等保荐机构的处罚力度来看,监管层将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虚假披露等行为的惩处力度,从而切实推动各方归位尽责,以保护投资者权益。

    未勤勉尽责  平安证券遭重罚

    作为我国首例创业板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的案件,备受市场关注的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调查结果终于出炉。证监会认定,万福生科及其相关责任人涉嫌欺诈发行股票和违规披露信息违法。

    目前,该案件的行政调查已终结,万福生科董事长及财务总监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保荐机构也难辞其咎。证监会认为,平安证券在万福生科上市保荐工作中,未对其财务数据履行尽职调查和审慎核查的义务,且平安证券出具的《发行保荐书》和持续督导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因此,证监会拟对平安证券给予警告,没收其保荐万福生科上市的收入2555万元,并处以两倍罚款,暂停其三个月的保荐资格;对两位保荐代表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其保荐代表人和证券从业资格,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本次对平安证券的处罚,是2004年保荐制度出台以来,对保荐机构开出的最严厉罚单。此次处罚是首次对保荐机构单独立案并暂停其保荐业务资格。

    财务核查风暴进行时:让浑水摸鱼者无法心存侥幸

    本次证监会对平安证券等中介机构的严肃查处,意味着监管层将进一步加大对中介机构的责任追究,以强化中介机构责任。这不免使市场注意力再次聚焦至同样是以促进中介机构勤勉尽责为目的的、对拟IPO企业的财务专项检查上。

    目前,证监会对首批30家拟上市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据相关人士透露,此次现场检查,监管层特别强调检查小组要“自行查阅企业内部资料及外部取证,参考但不依赖中介机构的工作底稿”,并注重现场实地检查,以确定交易的真实性和是否存在关联交易。

    一位总部在北京的券商保荐人告诉记者,现场检查内容包括查阅内部资料和到企业外部取证。核查人员在核实合同和资金流等真实性的基础上,还对企业的上下游客户进行了实地调查。其检查的六大重点包括:收入、成本、资金流、三项费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

    “由于有绿大地、万福生科等公司虚增收入的前车之鉴,检查人员特别重视对企业收入指标的核查。”上述保荐人透露,核查人员会详细核查合同的签署及实际履行情况,并现场调查客户是否为关联方,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及关联方是否恰当披露等。

    一位在审企业的签字会计师表示,在获取相关客户的明细账后,检查人员不仅要审核其原始凭证是否完整、真实、与合同规定一致,还要确认被抽查企业的货款是否来自客户;并查核双方的银行交易记录,通过抽查大额银行交易,对重点账户进行全面测试,以查验大额资金是否实际发生,来源去向是否存在异常等。

    上海交通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杨朝军指出,证监会此次提高财务审查标准,说明监管层对进行财务欺诈的、在等待IPO过程中及上市后业绩“变脸”的企业监管愈加严格。

    IPO核查第一刀或将高举重落

    按照部署,证监会将于5月中下旬完成对首批30家拟IPO企业的抽查。无论抽查结果如何,现在市场最为关注的恐怕还是核查第一刀的杀伤力。

    在财务专项检查开始前后,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多次表示,要让“怀着侥幸心理的人没法心存侥幸”。分析人士指出,从本次对平安证券等保荐机构的处罚力度来看,监管层对造假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将趋于加重。

    截至目前,证监会唯一公开点名的抽查中存在问题的企业只有天丰节能。据消息人士透露,天丰节能的主要问题是虚构收入,伪造银行单据,银行对账单无法与之匹配。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已进入立案调查阶段。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是“顶风作案”,天丰节能相关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可能会受到比以往更严厉的处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强调,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行为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破坏资本市场公信力,是资本市场的毒瘤。证监会将继续深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切实推动各方归位尽责,尤其是要重点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虚假披露等违规失职行为的惩处力度。

    沪上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认为,证监会的一系列举措将不断完善规则,使发行人、会计师、保荐机构回归本位,各尽其责。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清除企业财务造假,从而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

(责任编辑:慕玲玲)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