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温莎:高溢价收购海外资产须防金融风险

2013年04月07日 07: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欧美国家在遭受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国际地位迅速下降。而与此相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却逐渐提高,丰厚的外汇储备成了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坚实后盾。2012年,中国三大油企共完成了305.68亿美元的海外石油资产并购,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尼克森公司有超过90%以上的资源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是海外投资项目中的优质资产之一,巨额的收购也将给中海油带来丰厚的回报,比如中海油的油气储量上升了30%,产量则提升了20%。

    海外并购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全球化资源、保障国内的能源安全,同时也是合理配置国内外汇储备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伴随着很多的风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石油美元”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国际油价与美元指数之间开始具有了极高的关联性,使得石油除了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以外,更染上了金融的色彩。据石油输出国组织计算,美元每贬值1%,就会推涨4美元/桶的油价。同理,若美元升值将令油价承压,这时海外的油气资源价值将受到折损。

    中海油的并购案在短期内虽然利好于企业资产的价值,然而从长线来看,除去无法预估的经营风险外,石油与美元的高度相关也使其蕴藏着不可避免的金融风险。由于国际原油通常以美元计价,因此价格受到美元指数的影响很大。尼克森收购案中,中海油额外得到了9.22亿桶油气储量,每桶油气成本价达到21.05美元(伊拉克一桶油的开采成本为3美元,我国青海油田一桶油的开采成本为20美元),该成本价格本身就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当美元贬值时,石油美元的负相关性将推高油价,因此会给中海油带来一定的投资回报。但当美元升值时,石油价格的下降将压缩中海油的盈利空间,届时投资回报率降低将成为中海油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以往,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在海外的巨额投资主要以获取自然资源为主,然而到了2010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经济泡沫破灭,且全球化的经济低迷所带来的后果是能源需求的减少,此时盲目进行投资将会拉长投资回报率的时间周期,因此企业对于资源投资的热情开始逐渐转冷。2013年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正在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后的发展停滞期,全球经济的复苏将带动能源需求的回暖,这或许又将带来新一轮的海外投资热潮,但我们在进行海外投资的同时,还应警惕国际投资背后所隐藏的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毛宇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