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香港政府一纸“限粉令”引发的争议不断,从奶粉这一婴幼儿产品问题折射出的是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也显影出国人尤其是珠三角民众对境外消费的青睐。
从奶粉到护肤品、化妆品,普通至零食,高档到奢侈品……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国人出境消费热情高涨:“看个电影都要跑去香港”、“中午午休时间都要溜去香港购物”、“几乎所有的用品都要去香港买”……这些近乎境外购物控的白领,近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你我身边,对于疯狂购物的解释,他们有的出于解压、有的出于精打细算,但不管是怎样的因由,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境外消费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思维方式。
广告界潮男:需要啥马上就会想到在香港哪儿能买到
身份:曌氏广告策划公司老板年龄:29岁
境外消费额:每月平均四五千元人民币出境频率:两个月三至四次
最近一次境外消费:上周末,购买初夏衣服和平板电脑
购物心得:去香港购物,圆方广场和时代广场是必去场所,不仅经常有打折,而且还有许多新品
80后的苏栩身穿着小IT的T恤,一条黑色牛仔裤,阿迪的黄色板鞋,与他的采访约在广州创意园,一身简约又时尚的打扮,彰显其作为广告界人士充满活力又新潮的一面。
2002年,潮州男孩苏栩来到广州上大学,毕业后通过努力打拼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广告公司,面对都市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苏栩说,工作之余要懂得放松神经,“逛街购物其实也算是放松的一种方式吧,在境外消费的话,买到性价比高、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时候,物欲上的满足可以让自己更有动力投入去工作,我想,这应该算是调节生活的一部分。”
在香港看演唱会性价比更高
苏栩曾经就职于网络公司,后来开过酒吧,如今又拥有了自己的广告公司,日常工作十分忙碌,但闲暇之余常常约上好友到境外走一走,“大概是从四五年前开始养成这种习惯吧,主要还是去香港或东南亚走走看看,购物是一方面,出境走走,可以看看当地的文化和城市风貌,比如在香港我也会去长洲岛游玩,也可以看个香港歌手原汁原味的演唱会,以前在香港看过周慧敏、叶德娴还有关淑怡的演唱会,这些香港歌手在香港开唱,表达的情感会比在别的地方更真切。偶尔也会去看场大陆没有的或还没上映的电影,然后才是逛街购物。”苏栩说,如果将演唱会当作是一种商品的话,香港的性价比跟大陆比应该说更高。
苏栩说,现在每当想起需要一件商品,第一时间就会想,在香港的哪里能买到,这几乎成为了购物的思维定式。
他表示,去香港的话,圆方广场和时代广场是一定会去的,“在香港主要也就是买些衣服鞋饰,护肤品,生活日用品等,一二线牌子以及护肤品方面,境内外的产品性价比差别会比较大,主要是从产品价格、质量、款式会有比较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非常划算。比如Agnes`b,三叶草之类的。定价免了关税会便宜20%左右,加上汇率差就相当于打六折了。另外如果碰到换季,经常能打3~5折,另外香港有一些款式是大陆没有的。”
不喜欢网上代购只愿自购
作为广告行业的新贵,苏栩平时的着装打扮大多是走潮牌路线,“广告整个行业来讲平时穿着会比较随性一些,但有时搞文案开会等还是会穿正式一些,从品牌来讲,我比较喜欢evisu,zara,agnes b.等牌子。我觉得衣着其实更多跟年龄、气质、品味有关系。”
苏栩说,在境外消费,主要花费用于衣服、鞋、护肤品和旅游方面,最便宜的买过奥特莱斯的小IT衬衣99元港币,最贵的也就是LV的商务包,大概一万六千元左右,一年平均下来每个月大概花费四五千元人民币。
针对现在网上不少网络代购,苏栩评价道,“某种程度上讲,是可以节省时间和交通成本,但代购还是属于电商的生意,目前商品和服务也是参差不齐,比较没有安全感。”
境外消费已形成习惯
苏栩有个习惯就是基本不在内地买东西,在他的身边,有不少和他一样有着境外消费习惯的朋友,因此他也不担心找不到伴一起出境消费,“偶尔想要买个面霜或是在广州某个商场看中某品牌的鞋子,如果特别着急想要,也许会问问谁在香港,顺便带一带。”
苏栩称,境外消费已经形成习惯,以前每月都要赴港购物,而如今工作相对忙碌,但平均每两个月都要赴港三至四次左右,平均每个月消费四五千元人民币,目前最近一次赴港消费是上周末,他购买了几件初夏的新款T恤和一部平板电脑。
谈及近日的“限粉令”,苏栩笑称,这一纸命令可谓是喜欢境外消费者的“福音”,“去港澳的话,亲戚或比较熟的朋友还是会托带奶粉。以前没限购时有时带一大箱其实挺重,还得带一个大号行李箱去运,加上又是巴士地铁火车等,帮朋友带奶粉其实很累,心里还是会有抵触情绪,但是有些关系好的朋友要求帮个忙的时候,也就不好拒绝。现在限购两罐轻松了不少,所以我说限购是不少境外消费族的福音。”
对于部分港人对大陆消费者存有色眼镜看法,“确实有些大陆同胞是存在恶性购物,尤其是一些水货客专门就是为了倒卖一些货品,使得当地商品对于当地居民的正常需求出现供不应求,比如奶粉等,当影响到人家的生活,人家肯定会有看法甚至提出‘限令’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