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委副主任李成贵今日做客“聚焦2013两会——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徐鸣、李成贵一致认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实现两性互动、双轮驱动,实现同步发展。徐鸣还表示,土地确权利大于弊,应使农民参与集体用地开发。>>请点击进入访谈专题
从左至右:人民大学朱信凯教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委副主任李成贵(中国经济网记者闫微微/摄)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双轮驱动
徐鸣表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变迁,实际上是城市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现代化的一个过程,并非单纯将农民赶到城市这么简单。他强调,在相当长的阶段城市跟农村都会存在,农村不可能没有人,而且,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应向农村延伸,城镇化重要的是城乡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均等化。“如果我们有很好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我想城市和农村这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就可以做到了,人们的自由迁徙也成为了一种现实。”徐鸣说。
对此,李成贵表示认同,指出乡村有乡村的存在价值,有城有乡社会才能均衡,并形容城乡关系应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指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双轮驱动,既强调城镇化,也不能忽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土地确权制度总体利大于弊
徐鸣指出,18亿亩耕地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民族生命线。而耕地减少,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他建议把土地的权属交给农民,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让农民既从土地的生产当中获得收益,同时从土地的财产权益上获得收益,以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从土地确权着手,实现耕者有其田。”
徐鸣指出,目前土地确权当中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仅靠中央部委发文力度是不够的;二是确权仅到村或是小组一级,没有直接把土地的权属给农民,没有调动起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他表示,应该把土地直接交到农民的手上。同时,徐鸣强调,土地确权后,在土地流转、转让设定一定的限制,完全可避免过度的兼并,总体而言“确权利大于弊。”
李成贵也表示,可制定一些限制条件,如果管理制度合理,可以避免土地兼并的现象。他认为,土地租赁要有上线,并监管租用后的使用情况,从而避免土地大量集中在少数人手上这一问题。
农民应参与集体用地开发和利用
李成贵指出,土地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应创新土地的利用方式,并进行土地制度改革。首先要对过去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形成的土地管理的一些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并修订完善,特别是对土地管理方案要进行切实的修改完善;第二,要对城镇化建设中使用土地有政策支持。
李成贵强调,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在土地制度上还大有文章可做。在缩小征地范围、提高补偿标准等前提下,应让农民参与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从而使农民在城市规划圈内可以更多地利用土地搞产业发展、租赁等项目,也可以使农民在城市规划圈外搞多种形式经营型的项目。
徐鸣表示,土地制度改革,首先要区分公益性用地与非公益性用地,从而依据性质的不同按两种不同的方式推进。公益性用地在有一定补偿的情况下,要进行控制;非公益性质用地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甚至是市场化的办法,征得多数农民的同意,在依法补偿的基础上进行。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破除农村“空心化”
李成贵指出,一批批的青年农民离开村庄,导致村庄空心化,必须对此现象予以高度重视。此前,科学院研究显示,目前村庄的宅基、其他闲置土地等能够整理出约1亿多亩耕地。
他建议搞好规划,保证土地发展、住房、资金的平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他强调,随着城乡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并随户口的逐渐淡化,新型农村社区本身也是城镇体系重要的节点。
徐鸣补充表示,现在所说的空心化不是绝对的空心化,是相对的空心化,即年轻人离开村庄,老年人留守,而老年人留在村庄并非是由于将农业视为自己的毕生事业,二是难以在城市找到工作,无可奈何回到农村,未来要大力研究如何提升农业本身的吸引力,改变农业的弱势产业现状,使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土地出让金与地方公共财政无直接关系
此前,有言论称房价过高是因为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对此观点,徐鸣予以否认。他解释称,土地出让金的收入是政府的基金,并不仅是公共财政的预算,其金额多少与公共财政没有直接的关系。
徐鸣分析称,中心城市房价被推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关系不平衡。一方面部分中心城市的后备土地资源紧缺,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另一方面则是投资性和改善性房屋的需求比较大。徐鸣认为,解决高房价问题,应控制特大城市的过度发展,发展中小城镇,使中小城镇分流特大城市人口。
他同时表示,近日出台的“国五条”旨在抑制投机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障最基本的刚性需求。徐鸣认为,“国五条”过一段时间将显现一定效果,但仅仅靠“国五条”控制房价还是不够。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权威经济资讯。
您可以:
1.搜索官方微信号:ourcecn
2.打开微信客户端——朋友们——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帐号——搜索“中国经济网”
3.扫描二维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