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3“抄袭门”频现
今年1月,外资券商高盛被卷入了研报抄袭风波之中。有投资者称,高盛一名叫朱地武的分析师,在2011年12月13日发布了一篇涉及中煤能源的英文报告中,抄袭了方正证券的一份研报,甚至连明显错误的数据也没有修正。
在券商行业,研究报告出现抄袭的情况并不鲜见。此前东兴证券分析师王玉泉被指责抄袭日信证券张光荣关于青岛软控的一份深度报告而面临离职压力,之后国元证券首席策略师又被指责抄袭他人的策略观点。
有股民总结了券商抄袭的技巧:将不同文章中一小段一小段地搬,分散摆放,将整段文字部分粗加工后重新编排。此外,还对关键词语进行同义近义替换。
券商研报屡屡出现“雷同”甚至“抄袭”的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研究所对分析师发布研报有数量要求,有些分析师甚至每周要发布两份报告,但一些中小券商由于经费压力,无法提供足够的经费供分析师调研,只好借用二手资料。
潜规则4研报挂“马甲”
2011年,一份攀钢钒钛188元的“天价”研究报告,将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推到了风口浪尖。
虽然后来银河证券澄清是因为数据有误,但有人发现,王国平2006年7月起发表的167篇研报中,覆盖通信、食品饮料、钢铁、医药、化工等八大不同类型的行业,被称为A股的“马甲王”。
但凡经常和分析师打交道的人,都会发现很多研究报告都存在挂名的现象。
华西都市报记者曾因对某个研究报告有疑问,致电该报告的署名分析师,但这位分析师却告诉记者,这篇研报是另一位分析师撰写的,而这份报告真正作者的名字,却出现在研报的联系人一栏中。
这种现象的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记者调查了解到,很多研究员在没有获得从业资格之前,没有办法独立撰写研究报告,于是就采取挂名或者合作的方式发表研报。而一些有资质的分析师,在跳槽后,若前东家还有考核期的话,也需要有资质的分析师代为署名。
因此,现在许多券商研报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在具有执业资格的分析师名字的下面,写着联系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故意模糊报告的实际作者。而由于研究员中“无证”的新手越来越多,在市场经验不甚丰富的情况下,他们发布的研报质量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