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1 基金说了算
在中国证券市场,券商分析师受制于基金等机构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一方面,基金分仓一直是证券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分仓收入的激励下,基金公司销售新基金时,券商会花大力气推销,对于分仓基金持有的股票也会秘密保护。如对分仓基金的重仓股,研究评级总是写得模棱两可,就算有负面消息也会选择性对待,尽量突出正面信息。
此外,正如林文所说,证券分析师的业绩考核与基金等机构的态度直接挂钩。而作为目前国内券商分析师最渴望获得的荣誉,每年9-10月,将由基金经理们在每个行业中选出3名最信赖的券商分析师,评出《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过去几年,只要登上这个榜单,就意味着薪水能上涨数倍。不少分析师因上榜年薪突破百万。能否上榜,基金的态度十分重要,因此每到这时,分析师都要四处拜票,寻求机构支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就批判过“基金经理想听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的分析师“潜规则”。她表示,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是基金经理想听的,分析师就会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基金在分析师所在的证券公司增仓,才会获得大量佣金。
潜规则2“湿淋淋”的研报
有业内人士曾评价券商的研究报告,经常都是“湿淋淋”的,充满了水分。
经常看券商研报的股民都会发现,只要是对A股上市公司,很少有券商分析师给出“减持”或者“卖出”的评级。分析师不给出“减持”或者“卖出”评级,一方面是因为要保护基金的重仓股,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得罪上市公司,如果给出“卖出”评级,往往之后会被上市公司拒绝调研,工作将无法展开。
泰达宏利基金公司量化投资负责人王咏辉,曾用大白话解读券商发布的各类研报的含义。比如不少研报中对某公司或行业前景会经常用到“静待、有待、尚待”,其实意思是“我觉得没戏了,不好意思直接说”,而“可期”的意思是“我觉得有戏,但又怕它突然没戏了”。而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的潜台词是,“饶了我吧,别回去找我当时的预期是啥了”。在投资价值上,研报中经常出现“值得关注”的表述,其实意思是“应该买或者卖,但我也不知道该买还是该卖”。
在各种研报中,新股的研报堪称最多水分。一般新股刚上市时,券商评级基本都是“强烈推荐”,至于上市后股价是涨是跌,似乎就与分析师无关了。某份“走眼”的新股研报,曾有多处表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如“附加值不高,盈利模式较为简单”,到了结论部分,却依然给出了净利高增长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