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金融证券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蛇年基金掀起扩容潮 跨市场ETF再扩容

2013年02月18日 07:37   来源:北京晨报   

    蛇年已经到来,公募基金业在新的一年又有哪些变化呢?扩容——这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纯债基金在扩容,ETF产品也在扩容,可以预期,未来能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货币基金还将继续扩容!拼业绩、拼规模……蛇年刚刚起步,基金们却已开始火拼。

    最大纯债基金成立

    信诚基金公告称,旗下首只纯债基金——信诚优质纯债基金已于2月4日结束募集,发行规模达20.47亿元,这是今年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纯债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今年以来共有6只纯债基金成立,算上短期理财债基,这些债基的平均募集规模为10.14亿份。

    事实上,受益于龙年债券市场的欣欣向荣,过去一年纯债基金扩容迅速。而随着债市持续向好,今年纯债基金扩容之势没有止步。Wind数据显示,2012年共成立了63只纯债基金,发行总份额达1175亿份,成立数量是过去9年成立数量总和的4倍有余。而去年债券基金平均累积份额净值增长率达到6.72%,遥遥领先于各类基金,其中纯债基金凭借7.35%的高收益,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跨市场ETF再扩容

    与此同时,2013年跨市场ETF也将迎来扩容潮。南方基金近日发布公告称,继推出中证500ETF后,由“封基元老”基金开元转型而成的南方开元沪深300ETF将于2月25日(下周一)开始募集。

    作为中国市场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有着突出的投资价值,其集合了沪深两市的优质大盘蓝筹股票,有着良好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同时,沪深300指数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只拥有股指期货的指数,有着较高的投资和套利价值。华泰证券总经理王群航表示,借助南方沪深300的现有规模,南方开元沪深300ETF的份额规模将有望在50亿份左右,这样的规模恰好是处于适合机构投资者投资运作的底线之上,对于未来该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华宝添益遭疯抢

    此外,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二级市场上唯一一只可以交易的货币基金——华宝添益也出现资金疯狂抢筹情景。2月8日中午,华宝添益的二级市场交易量就已达到3.6亿元,在场内所有基金中列第2;收盘时,其成交量飙升至7.29亿元,仅次于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

    截至收盘,华宝添益的收盘价达到了100.081元/份,盘中最高价格达100.098元/份,成交量价双双创下挂牌以来新高。申银万国研究所金融工程部总监杨国平表示,由于节前场外货币基金纷纷闭门谢客停止申购,部分做回购的投资者纷纷转向该基金。未来,这类二级市场上可以交易的货币基金也一定会再扩容。

(责任编辑:刘雅芳)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