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基金经理平均从业3.18年 富国投研年限不及景顺长城

2013年06月17日 07: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大盘“跌跌不休”,而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涨声一片”。 这令主要以创业板成长股为投资对象的偏股型基金业绩遥遥领先。景顺长城、富国基金均以投资成长股为先,但业绩有着明显差距,与此同时,投资团队的经验也有何不小差距。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发现,今年以来,按投资小盘成长型偏股基金分类,景顺长城基金公司旗下共有9只基金的收益率排名同类基金前1/10,其中,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经理王鹏辉、杨鹏)、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基金经理王鹏辉、杨鹏)和景顺长城优选股票基金(基金经理丛林、陈嘉平)3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更是跻进同类基金前10名。

  而同期不管在基金经理数量,还是资历规模上均超过景顺长城基金的富国基金公司,在此轮表现中不及景顺长城基金的“风头”盛,仅有两只入席今年以来同类基金收益排名前十分之一。

  富国基金投研年限落后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根据公开数据整理发现,富国基金公司目前共有26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为3.18年;而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的目前只有14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平均年限为3.88年。显然,在基金经理人数上景顺长城基金不及富国基金公司,但在从业年限上,富国基金明显落后。

  具体来看,景顺长城基金旗下从业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为毛从容,其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为8.04年。目前毛从容担任景顺长城动力平衡和景顺长城货币(A\B)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从业年限5年以上的有6名,占比42.86%。而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足一年的基金经理只有贾殿村一位,目前担任景顺长城支柱产业基金的基金经理。从其履历来看,贾殿村拥有博士学历,先后在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担任过研究员一职。

  反观富国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超过5年的一共有8位,占比23.08%。其中从业年限最长的,是目前担任富国天益价值基金的基金经理陈戈,他自2005年4月13日担任基金经理一职至今,任职时间长达8.18年,也是目前唯一在该基金公司任基金经理一职时长超过8年的基金经理。

  担任基金经理年限超过7年的有5位,除去陈戈,其余4位分别为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经理朱少醒;富国天博创新主题基金经理毕天宇;富国天利增长债券、富国天丰强化收益和富国汇利分级三只基金的基金经理饶刚;富国天丰强化收益和富国产业债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钟智伦。而从业年限不足一年的基金经理有8位,占比达30.77%。

  高学历基金经理占比相当

  从两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学历水平和履历来看,景顺长城基金现任的14名基金经理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3人,占比21.43%;其余11人均为硕士学位。富国基金公司旗下的26位基金经理中,有6位拥有博士学历,占比达23.08%,其余基金经理学历全部为硕士。

  从基金经理之前的从业履历来看,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的张继容、佘春宁和唐咸德3位基金经理曾有变动。张继荣之前曾任职融通基金和银华基金两家基金公司;佘春宁曾任职招商基金,而唐咸德曾任职于国投瑞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除这3位之前有过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外,其余大部分基金经理有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研究员的经历,也有少部分同时拥有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研究员经验。

  而富国基金现任的26位基金经理中,也有2位曾就任其他基金公司。目前担任基金汉盛和富国天瑞强势精选基金的基金经理贺轶,曾任职于中银基金和汇丰晋信基金两家公司;富国通胀通缩主题和富国天合稳健优选的基金经理尚鹏岳,此前则任职于银河基金公司。除了上述两位基金经理有之前曾担任基金经理一职的经验外,其余基金经理大部分之前曾任职于证券公司研究员,少部分来自基金公司研究员。(证券日报 刘斯会)


(责任编辑:向婷)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