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银行沦为虚假贸易套利"帮凶" 贸易商造假疑云难解

●监管部门警示风险 ●银行部分业务受牵连
2013年05月24日 08:21   来源:国际金融报   卫容之 唐也钦

银行沦为虚假贸易套利“帮凶”

CFP图

  4月份的出口数据靓丽远超预期,业界却大呼“虚旺”,数据含有水分,贸易商造假疑云难解。

  在海关最近公布的数据中,中国内地对香港、东盟的出口势头强劲,与对美日欧的低迷形势形成了鲜明对比。前4个月,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增长66%。而在3月份,内地对香港出口近乎翻了一番,创造了从1995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

  分析人士认为,国际套利资金主要借道出口这一流入渠道。据了解,热钱流入中国的渠道很多,大体上可分为:虚假贸易、增资扩股、货币流转与转换、地下钱庄、货柜车夹带现金等。

  无论是虚假贸易还是货币转换,银行作为极有可能被钻空子的一环,难逃泥沼。外贸数据的异常已经引起监管层的重视,银行被纳入重点监管范围也在所难免。近日更是有消息传出,多家银行的贸易融资类产品已被叫停。

  监管层出组合拳

  在4月进出口数据公布的前两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加强了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同时强调企业资金流和货物流的基本匹配。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通知》一头抓银行,要求银行强化结售汇综合头寸和贷存比管理,并给银行外汇存贷款设了一个闸——设定了各银行当月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从源头上掐住、总量上控制外汇资金;另一头抓外贸企业,未及时对异常资金流动情况做出解释的进出口企业将被信用降级。

  尽管被业界抱怨姗姗来迟,但《通知》的确做到了银行层面、企业层面、外汇管理局层面的“三管齐下”。

  “《通知》对于控制热钱流入肯定会有一个实质的效果。”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外汇部首席分析师刘维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加强了对于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从整个额度上都会有减少,也就是减小热钱流入的空间。如果严格执行的话,在短期内对于‘大进大出’的控制应该是非常有效的。”

  随着第一季度中国外汇占款创出历史新高,《通知》并不是“孤军奋战”,暌违公开市场操作近17个月的央票重出江湖。继5月9日央行发行了100亿元3个月央票后,5月14日,央行再度发行270亿元3个月期央票。分析师称,央行正在利用央票和行政监管措施,构建防范“热钱”的组合策略。

  银行并不“无辜”

  广东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并不认为银行是无辜中枪,他曾公开表示:“在资金跨境流动异常的背后存有很大的金融体制漏洞,包括各类境外融资的管理混乱等,其中也自然包括了贸易融资和虚构贸易行为,这其中不少银行心知肚明,甚至还助纣为虐。”

  法兴银行研报指出,中国内地确实存在大量的投机资本流入。“几乎所有我们接触的企业都承认因预期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正在进行某种形式的套利活动。我们认为这将使中国的外贸增长数据扩大3至8个基点。”

  热钱借道虚假贸易,将银行业也牵扯进来。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现在银行对企业的购汇、结汇有比较明确的规章流程,比如要求企业发票、海关报告单这一类似的凭证。但如果有的虚假贸易会出现虚假的凭证,银行可能还是把它作为一个普通贸易来看,而不是作为跨境资本流动去处理。

  “银行为了扩大贸易融资量,在有些环节对于外管局的规定可能有了一些变相的简化措施,不能否认贸易融资的产品可能成为热钱流入途径。”佘闵华坦言,“现在人民币收紧,原来的一些产品需要加强审核,暂时停一下也是有可能的。”

  黎友焕的说法则更加直接:“目前不少银行开设内保外贷业务,有的甚至将之设计为理财产品揽储,而企业则可以套取两地利率和汇率差价,这种情况由来已久,而且在近年来境内外利差扩大背景下,这种业务可以说是如火如荼。”

  长期对经营有利

  贸易融资类产品被叫停,对于银行是否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银行的长期经营应该是非常有好处的。”在刘维明看来,热钱影响的不仅是宏观经济,对于银行长远的业务来说也有一定影响。

  佘闵华亦认为,现阶段给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会太大:“这是非常微观的层面,对银行整体的影响是很小的。银行的贸易融资,增长比较快的还是进出口企业的上下游,最主要的是对内贸易这一块比较多。平安银行等都是以内贸为主,不涉及到外贸融资。”

  “这年头很多银行还是屁股指挥脑袋的体制,不少基层银行领导为了完成指标和获取较好的经营效益,只要不违法,即使违规也在所不辞。”黎友焕表示,“更为关键的是,不少不合理经济行为的背后,往往都是利益的交织或者捆绑。这种背景下,不出台强制性的措施,往往就是走过场。”

  银行在狙击热钱的链条中充当重要角色,刘维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短期内可能是有些银行业务会受到影响。银行现在主要是要加强对虚假贸易的监管,注重对贸易背景的审核。此外,还要对大宗的异常交易加强监控,对企业的背景以及协议加强管理。”


(责任编辑:魏京婷)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