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告别黄金十年 国家能源局“救市”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

煤价告别黄金十年 国家能源局“救市”

2013年05月20日 06:53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大同煤炭产能冲动背后:煤价下跌100元地方财收减一半

    仰赖煤炭资源吃了“十年饱饭”的山西大同,目前面临“断炊”危机。

    在业内人士眼中,近段时间煤价“断崖式”的下滑,让挣扎在煤炭和转型两难中的大同,有了与过去路径彻底分割的决心,转型之势迫切。

    然而,大同随后进行的煤炭资源整合,以及被各方看好的“煤电一体化”,却因煤炭产能的持续释放等因素而让转型前景并不明朗。

    黄金十年落幕大同酝酿转型

    在去矿区的路上,王亦彬(化名)悻悻地说,“这几年如果再弄煤,用大同话来说就是,‘作死’。”他瞟了一眼两旁灰暗陈旧的楼房,将最后两个字重重说出。

    他自幼在煤矿矿区长大,后在山西煤炭进出口公司大同分公司工作多年,如今每个月拿着三四百元的工资,对这些年来的煤炭行情颇为了解。

    王亦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那些年煤炭价格一路飙升,只要胆子大的都发了,稳赚不赔,可现在煤价下滑严重,还不如内蒙煤有市场。”

    一直以来,大同地区的动力煤颇受市场热捧,只因其具有发热量高、硫分低、灰分低的特点,而且充分燃烧后的粉末中碱性成分含量较低。

    高品质的煤,价格也高。王亦彬说,过去10年间,煤炭集运站的赚钱策略之一,是将质量差的煤拉来,与大同煤炭进行混装出售。

    按照他的说法,此般“腾挪周转”一度保证了集运站的兴隆,但是现在下游整体需求疲软,类似的方式也基本停止,当地以煤为生的商人去了内蒙古东胜等地。

    煤市萧条之下,让一个新的行当得以复活——引车,这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在大同出现过的行当,现如今由于需求的“饥渴”再度出现。

    王亦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你给煤矿引荐去一个车,煤矿就可以返给你50元,现在内蒙东胜地区也有类似情况,主要是因为煤炭销售太难。”

    煤电格局的逆转,似乎发生在一夜间。在煤炭产能持续释放,需求委顿的情势下,昔日的“电找煤”变身为当下的“煤找电”,需求方占据了主导位置。

    对此,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利波去年底就撰文指出,当前煤炭市场风云骤变,煤价出现了“断壁式”、“雪崩式”下滑,有些地方煤价狂泻200元/吨。

    “煤炭是山西的绝对支柱产业,2011年,山西省煤炭产业增加值超过了GDP的1/3,超过了财政总收入的一半。煤价骤然下跌,对山西影响巨大。”王利波分析认为,按10亿吨产量计算,煤价下跌100元,就是1000亿元的收益,相当于山西财政总收入的近一半,继而相当于每个山西人蒸发了3000元。

    跟山西绝大多数城市一样,挣扎在挖煤与转型两难中的大同,在煤炭黄金十年结束的当口,决意与“一煤独大”的现状进行分割。

    王利波说,未来十年的山西,既不会是“下一个黄金十年”,也不会是步履维艰的十年,而是一个深度调整的十年。

     2009年,时任大同市市长耿彦波说,大同以“煤都”闻名,但挖资源、买资源的“悖论”已经显现。特别是近年来,煤炭产量逐年下降。

    真正让转型情势迫切的因素在于资源的枯竭之势,早在2006年,大同市统计局官员就指出,“优质侏罗纪煤炭精查储量仅20多亿吨,其开采期最多只有10年。”

    同时,大同全市75%左右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税收,这种“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造成经济发展极不稳定。

    相关统计数字显示,作为中国产煤大省,山西煤炭产量占据着全国的1/4;而作为中国第一产煤大市,大同煤炭产量也同样占山西省的1/4。

    有鉴于此,意欲率先建成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示范城市的大同,耿彦波复建古城,打文化牌,虽招致蜚短流长,但还是执意推进。

    与同样面临资源枯竭的城市焦作一样,有着云冈石窟、华严寺等多处名胜景点的大同,谋划将转型着眼于旅游业。

    但转型谈何容易?“煤价高时顾不上转型,煤价跌时又顾不得转型。”王利波说。

    资源整合之后产量不减反增

    无疑,在煤市持续萧条的倒逼下,转型已成了“煤都”的不二选择。但以整合之举推进的转型,却因产能的持续释放而留下了诸多的后遗症。

    去年3月,山西省国资委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厅都在媒体上公开表示,山西同煤、阳煤、潞安、焦煤、晋煤五大国有煤企“跨进了销售收入千亿元俱乐部”,资产和营收均超过千亿元。

    作为山西煤企的大佬,同煤集团在煤炭资源整合中受益匪浅。据煤炭专家李朝林估计,整合后,大同地区80%以上的煤炭资源集中到了同煤集团名下。

    相关公开数据显示,在兼并重组整合中,同煤集团将山西省内大同、朔州、忻州、临汾、运城等地78座煤矿整合成30座。

    其中,开采时间较早的煤峪口矿被老同煤人习惯性地称为“一矿”,即使外界寒冬依旧,这里的生产却未曾停滞。

    “载重61吨的车皮,25节一列,每天发送约在5列左右。”5月7日下午,在装运间歇,煤峪口矿运销科员工武女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竖立在煤峪口矿区门口的采矿权标识牌显示,该矿的生产规模为90万吨/年,所覆盖矿区面积为15.1545平方千米,而这仅是同煤矿区的一小部分。

    整合前,同煤集团的井田面积为156平方千米,整合后增加为213平方千米,资源储量由14.19亿吨增加为21.69亿吨,产能由1751万吨/年提升到2340万吨/年。

    而就山西全省而言,煤炭资源大整合后,山西省进入重组整合煤矿大规模建设改造阶段。2012年,全省共建成矿井124座,建设规模超过1.4亿吨。

    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看来,整合本应是淘汰上游产能,现在只是把过剩的、落后的产能用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

    同煤集团一名中层人士表示,整合以后的小煤矿安全系数提高了,这也是效益,“全部都是现代化的设备,产量又上去了”。

    以同煤集团为例,其经济发展“逆市”而上,2012年,煤炭产量完成1.3266亿吨。如今在同煤大厦二层的大屏幕上,“煤炭一亿五”的口号已被当作今年的生产目标。

    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在相关访谈中称:“‘十二五’期间,我们规划建设了11座千万吨矿井、5座500万吨矿井、12座300万吨矿井,确保‘十二五’末产量达到2亿吨以上。”

    “相比于之前的小煤窑,在资源整合后,大煤企的产量反而更高。”任浩宁表示,供求关系的失衡,加剧了煤炭市场的低迷,煤炭行业的大势将去。

    事实上,产量的提高,并没有真正提高煤炭企业的效益。在A股上市的39家煤炭上市公司2012年报也显示,去年业绩下滑的煤企占了八成。

    大同煤业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2.8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263万元,同比下降91.17%。

    一位接近同煤集团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因销售及煤价走低等因素,同煤职工当前的工资发放,甚至需要靠银行贷款。

(责任编辑:马欣)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