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4月份理财产品发行量收益率双降
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面临了诸多的困境。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发行和收益率出现了双降,虽然部分银行为了吸引客户,推出了多个年化收益率高于市面其他同类产品(最高达5成)的产品来吸引客户,但整体理财产品的销售仍不够理想,不少理财经理为了广纳客户,采取了多种营销手段,其中,不乏一些群发手机短信息、微信揽客、社区宣传等招数。
虽然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以拉高收益来吸引客户,但投资者不能盲目跟风。“有的产品起点高达百万,有的银行借助理财产品的幌子宣传,事实上销售的是私人银行的信托产品。”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收益率普降 理财产品卖不动
近日,多位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称接连收到了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推销短信。卢先生也表示,近日他已经收到了四五家银行发来的理财产品推销信息,“这几家银行以前都没有接触过,也没有在那里办理过业务,不知道是从哪里获得了我的信息。”卢先生表示,一般来说,都是一些商家通过购买客户信息来群发广告信息,但是银行也用这种方式招揽生意还是头一回见到。
除了短信营销,记者注意到,有银行还开设了微信账号招揽生意,除了部分银行总行开设的公开账户,还有各家支行自行开通的微信账号。
另外,天河某住宅区的陈阿姨表示,还有的银行现场提出买理财产品可以送蔬菜的噱头。
与银行卖力吆喝理财产品相关联的是,记者发现,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行量明显受到冲击。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显示,4月份(3月29日至4月28日)各商业银行共发行2439款理财产品,环比下降12.8%。
除了发行量下降,收益率方面也不理想,相关数据显示,5月上旬银行理财产品发行841只,半年期以内理财产品收益率上限为4.06%~4.25%,优选财富研究员赵坚表示,而2~3月的时候同一款期限的产品收益率还能达到4.6%~4.8%。
部分股份制银行逆势而上
记者了解到,虽然整体的收益率降低了,但是也有部分银行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离奇升高,如:中信银行名为“惠益成长17号1期”的两年期理财产品,虽然起步是100万元,但收益率竟然高达6.5%,另一款同系列的270天的理财产品,销售起点是10万元,但年化收益率也去到了5.3%。而兴业银行方面,一款半年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也在5.3%,“可以说这些收益率都较同行的产品要高出不少,有的甚至较同期限的相同类型产品高出50%。”常年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梁小姐表示。
赵坚分析认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超标比较严重的银行,多为股份制银行,如中信银行非标债权占理财产品比重达60%以上,远超监管层35%的要求,所以要发行更多不含“非标准债权”投资的理财产品,扩大基数规模,从而摊薄稀释“非标债权”的占比。这就是部分股份制银行近期理财产品收益较高的原因。
业内: 个别银行销售任务增七八倍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银行总行往下属分行分派的任务也比往年多了不少,“我们今年的理财产品销售任务是去年的八九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张先生说:“虽然银行宣传得很好,但事实上有的产品是私人银行中心销售的信托产品,并非是纯理财产品,只是打着理财产品的幌子。”
事实上,当理财产品收益太高的话,相应的风险也会变高,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限制,银行就会利用提高准入门槛处理,“因为监管部门担心收益率高,风险高,而提高准入门槛的话,银行就会用可以卖给能够承担风险的人来作为说辞。”张先生表示,但是理财产品的门槛高,范围也受到限制。
优选财富研究员赵坚表示,银监会“8号文”的威力还在继续蔓延,因投资渠道收窄,造成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普遍下跌;而失去了高收益率的支撑,客户对其关注的热度也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