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措并举携手小微企业"快步跑"

2013年05月13日 08:02   来源:经济导报   

  2012年,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大幕正式开启,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挑战,各家银行均将业务发展重点调整到高盈利性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上,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瞬间变为一片红海,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招商银行淄博分行按照市委、市政府、淄博银监分局等各级监管机构的安排和部署,积极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参加“2012年度淄博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年活动”,认真落实活动各项内容,组织辖属各支行、小企业信贷中心、公司银行部、零售银行部等专业部室,积极营销,整合资源,有序推进。形成了零售银行部、公司银行部、小贷中心淄博分中心“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通力合作,相互促进的业务发展模式。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增强前瞻性、拓宽投放领域,支持新型战略产业、绿色信贷等行业和业务;加强小微企业服务,积极推进小微企业贷款,同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利用产品创新、服务优势,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招商银行淄博分行结合当地经济环境以及小微企业需求,推出符合当地发展规律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如个人经营贷款、助力贷、订单贷、经营性物业贷以及投贷联动等产品,期限灵活,手续方便,基本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充分利用招商银行网上企业银行、银关通电子产品等为小企业提供结算服务,提高企业的结算效率、加快业务周转速度,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并且为小微企业提供理财服务,提供专业理财产品,增加资金收益,降低财务成本。

  二、多措并举、加强客户拓展,提高审批效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招商银行淄博分行紧跟上级行步伐,制定详细方案,多部门共同行动,相继成功举办了“小微企业产品发布会”,推出适合个人经营的“生意贷”产品,拓宽了服务范围,得到了众多小企业的认同。根据我行活动方案,各支行、各部门定期举办“进园区”路演活动,宣讲我行小微产品及贷款政策,全行上下齐出动,拓展小微客群。为更好服务我行小微企业客户,我行加强流程改造,提高审批效率,简化授信流程。

  三、积极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招商银行淄博分行紧跟淄博银监分局组织的“淄博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年”活动步伐,抓紧行动,积极部署。相继成功举办了各类活动:

  (一) 结合开业周年庆举办大型“小微企业产品发布会”,针对小微企业贷款、个人经营贷款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及条件:如针对不同客户推出创新产品、增加担保方式等,期限灵活,手续方便;

  (二)成功举办了“千鹰展翼”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推介会,推出了助力贷、订单贷、经营性物业贷以及投贷联动等新产品;

  (三)推出了全国同业首张小微企业专属银行卡——生意一卡通,实行一站式金融服务,拓宽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能力,得到了众多小企业的认可。

  (四)根据活动方案,招商银行淄博分行各支行、各部门定期举办“进园区”路演活动,宣传我行小微产品,讲解小微贷款政策,拓展小微客群。  (五)举行多场小微企业贷款产品推介会,向小微企业经营者推介我行的经营贷款——周转易。招商银行优质的服务、循环授信、随借随还等灵活的产品政策得到客户的认可和青睐,为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积极响应淄博银监分局与团市委联合推进的“淄青贷”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的号召,将小微产品—生意贷向青年创业者做了全面的介绍和宣传,进一步提升了我行金融服务水平。

  四、跨越发展下的新风控模式

  在风险控制、贷后管理方面,招商银行淄博分行在淄博银监分局的领导下注重贴近市场抓管理,重点在控制授信风险、强化基础管理、防范操作风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根据我行详细的管理制度,对贷后管理的频次、检查内容有明确要求,对风险信息的及时预警、贷款用途的跟综监控等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在贷后管理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对风险预警的数据按时反馈给上级部门进行审阅,通过检查发现企业存在风险信号的,启动风险排查,以尽早采取防范措施。在风险控制机制方面,举办案例警示教育培训,密切关注贷款政策变化,根据总行制度规范,及时调整、更新我行制度。

  通过不懈努力,2012年,招商银行淄博分行小微贷款总余额14.16亿元,较年初增加9.19亿元,较年初增加185%,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52%。通过产品创新,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金融服务产品,助推了企业发展,为小微企业经营者搭建了一个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平台。2013年,招商银行淄博分行一定会把小微企业业务作为全行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创新,勇于进取,开创我行小微业务新的春天。


(责任编辑:魏京婷)

閸掑棔闊╅崚甯窗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