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三大因素仍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2013年05月06日 07:24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闫立良

  第十六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3日在新德里举行。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金琦率领由财政部、人民银行、外交部、香港金管局代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认为,政策不确定性、财政赤字以及私有部门去杠杆化等因素仍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会议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趋于改善,但风险依然存在。政策不确定性、财政赤字以及私有部门去杠杆化等因素仍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全球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国际和区域金融市场稳定带来负面外溢效应。尽管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东亚区域内需保持强劲,银行体系运转良好,各国实施了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经济弹性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各国高度关注宽松货币政策对本地区资本流动和金融稳定的负面溢出效应,将采取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推进结构改革,并加强金融合作以应对挑战,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0+3各成员财长和央行行长对各项区域财金合作倡议进展情况表示满意。会议审议通过了将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升级为国际组织的协议草案,支持继续加强AMRO的机构能力,使其切实履行经济监测职能,为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有效运作提供支持。会议通过了旨在加强CMIM危机救助和预防功能的协议修订稿。会议对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议(ABMI)各工作组的工作进展表示满意,并批准了中方提出的研究促进基础设施融资债券发展的新倡议。

  会议联合主席朱光耀指出,上述成果和进展体现了10+3各方加强合作、寻求互利共赢的精神和共创稳定繁荣东亚的坚定承诺,对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促进本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全球复苏和本区域经济增长仍然面临重要挑战,10+3各方应继续秉持团结合作的精神,以成果为导向,务实推进财金合作各项倡议不断取得进展。

  与会的财政部部长助理郑晓松阐述了中方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看法。他指出,当前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财政金融状况良好,但要密切关注外部风险。主要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制定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本国利益,也要考虑其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尤其是给其他国家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和跨境资本无序流动风险。他还简要介绍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并呼吁各成员进一步深化经贸往来和财金合作,采取措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和繁荣。

  金琦指出,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成绩显著。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制造业,内需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连续多年保持在合理的可持续水平。中国银行业信贷风险整体可控,不良贷款率较低而资本充足率和拨备水平较高,并将从今年起开始落实巴塞尔协议III。2013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高度重视经济和结构性改革,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可兑换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