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南方基金吴万善:打造全能型财富管理集团

2013年04月15日 08:0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吴万善,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管理处科员、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市分行江宁支行科员、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部副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裁,现任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副书记、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8年3月,南方基金等首批基金公司相继成立。作为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先锋,15年间,南方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从1998年的20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2285亿元,持有人超过1200万,累计分红逾500亿元。

  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中国基金业将迎来银行、券商、保险等机构充分竞争的大资管时代。而与基金业共同进入“及笄之年”的南方基金,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南方基金董事长、代总经理吴万善表示,南方基金将定位于全能型的财富管理集团,为公募、私募、国内、海外等客户提供包括资产管理、财富配置、投资咨询、养老规划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力争早日成为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单只基金规模突破千亿的财富管理领先者。

  15年的积淀

  回忆过去,南方基金15年的发展历程犹如画册般在吴万善脑海里快速翻过。他将南方基金过去的15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年至2005年,这个阶段是南方基金引领基金业探索前行的初创期。在近8年间,南方基金的规模由最初的20亿元迅速增长到逾50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在行业中始终居第一。在业务拓展和产品创新方面也发挥着行业先锋的作用,国内第一只规范运作基金——基金开元、国内首只开放式债基——南方宝元、国内首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险增值等应运而生。南方基金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了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基金行业的重要地位。

  伴随着疯狂的牛市,中国基金业在2006年至2008年高速扩容。吴万善将这个时间点,划分为南方基金发展的第二阶段。不到3年时间,公募基金的规模就从2005年底的4691亿元跃升至2007年底的3.28万亿元,达到了行业规模的巅峰。在过去始终作为行业规模“排头兵”的南方基金,却在这种超常规发展中,思索着如何更加稳定发展,并没有随大流迈开脚步。南方基金在2007年4月份以后停止了拆分、大比例分红等持续营销活动,同时,也由于公司产品线偏重于低风险资产,权益类资产占比较前五大公司较少,直接影响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行业排名。

  疯狂之后是恐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A股指数一泻千里,公募基金业规模急剧缩水。南方基金也难以独善其身,资产总规模较2007年底下降了约33%。但也就在这一年里,南方基金的企业年金管理规模仍获得了大幅增长,新增项目17个,新增签约规模100亿元,年金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首位。此外,南方基金在行业内率先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2007年9月南方全球一日首募规模达到500亿元;2008年7月,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既标志着中国基金业向海外发展迈出了第一步,也标志着南方基金从本土的资产管理公司升级为融入全球竞技的有特色、有潜力的资产管理公司。“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中国基金行业‘野蛮生长’的阶段,基金公司深刻地体验到了从繁荣到萧条的落差。南方基金也由此开始思考苦练内功、应对挑战的新型发展之路。”吴万善说道。

  2009年至2012年则是南方基金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调整阶段。吴万善表示,南方基金在此阶段着力推行了投研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的改革。在权益类投资方面,实行投决会领导下的基金经理负责制,促进研究服务于投资,并增强基金经理与管理产品的适配性;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对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分组,颠覆了传统固定收益投资依靠一两个基金经理的投研模式。紧随其后的是市场营销体系的改革,包括加强营销团队架构搭建、营销体系建设和营销专业化建设。

  南方基金原本在基金业中就是规模居前的“大蓝筹”,而这三年的精细化改革无疑为南方基金注入了“大象起舞”的成长活力。2012年在市场整体表现平平的环境下,南方基金股票基金资产加权平均收益率为8.76%,债券基金资产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2.1%。2010年-2012这三年,南方基金的市场占比持续攀升,分别为4.70%、5.26%和5.4%。

  人才是核心

  “基金行业发展以人力资源为核心,基金公司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总结15年来的发展历程,吴万善认为人才优势是促进南方基金高速成长的核心因素。南方基金在与基金业共同发展的15年间,确实为行业培育了多位英才。目前,基金行业中数位管理绩效卓越的总经理,多名投资业绩领先的明星基金经理,其履历上都有一个荣耀的名字——南方基金。

  现任南方基金投资部执行总监的陈键,回忆起2001年毕业后参加南方基金公开招聘时的情景,还显得十分激动。“当时南方基金是中国基金业最早的一批基金公司之一,品牌和市场形象已经很有号召力了。我刚来到公司没多久,就开始筹建国内第一批开放式基金。”15年来南方基金虽也有人才转战其他平台,继续在基金业发光发热,但也不乏像陈键这样始终伴随公司不断成长的“老员工”。据了解,南方基金最近几年的全员人才流动率均在5%以下,核心人才的流动率更低于3%,明显低于行业10%-15%的平均水平。这与公司长期主张并积极贯彻的留才政策密不可分。

  南方基金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人才架构,在近年高管、基金经理频频变更的基金业实属难得。吴万善表示,人才的高流动性是基金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当前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优秀人才供应较少,外部招聘难度越来越大,依靠内部培养是公司重要的人才策略。

  据吴万善介绍,南方基金的人才培养方针主要有三:一是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打造合理的人才梯队,尤其是投研人才梯队。注重培养投资人员的风险控制、资产组合和资产平衡三项核心能力,注重培养研究员的深度价值发现和差异化研究两项核心能力;二是规范人才培养的流程,建立人才培养制度体系,细化培养路径,制定标准流程,特别应明确核心岗位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流程;三是统一干部选拔的标准,绩效优秀、管理能力强、文化认同度高是南方基金选拔干部的三项标准。“绩效优秀是前提,管理能力强是关键,文化认同度高是核心。”吴万善表示,南方基金的管理干部必须重视培养人才,加快人才的成长速度,打造出有战斗力的团队,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此外,吴万善还表示,南方基金的股东方对于股权激励是非常支持的。早在2005年之前,南方基金就在尝试股权激励方案。基金公司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股权激励机制能够对核心团队形成良性刺激。股东和南方基金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对南方基金的发展也是无条件支持的。

  进军大资管

  “行业格局越是混战,我们越要走专业化道路。”放眼南方基金的第一个15年,吴万善说出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中,南方基金将定位于全能型的财富管理集团,向万亿资管规模的目标迈进。但全能与专业化之间有矛盾吗?如果将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了专业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全能选手了。

  “中国基金业已经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挑战期,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吴万善表示,2012年以来,随着监管机构一系列“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新政出台以及《基金法》的修订完成,中国金融业逐步向混业经营的方向转变。传统公募基金维持十多年的行业局部均衡将被打破,行业格局将面临重组。新竞争者和新业务领域同时大量出现,基金公司将与全市场参与者,包括银行、信托、保险、券商、私募股权机构等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竞争。在“泛资产管理”背景下,基金业将面对投资信任度、产品优越性、服务效率、销售渠道等领域的全方位较量。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基金公司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时刻把客户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创新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谈及创新,吴万善认为,未来基金公司与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应顺应以下三个大的方向:一是紧跟财富管理的发展大潮。作为财富管理重要力量的基金管理公司,必须牢牢把握当前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大力提升自身的财富管理能力,探索出一套适应财富管理新阶段的治理结构、激励制度、内控体系以及运营模式;二是围绕利率市场化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基金公司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提高创新的质量,比如通过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以及基金子公司的创新业务等,围绕利率市场化背景,进行金融工具创新;三是布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目前来看,香港和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刚起步,未来基金公司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和发展。

  虽然近年中国公募基金业的发展陷入困境,而大资管时代的来临,也意味着公募基金业将面对银行、券商、保险等更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吴万善坚定地认为,公募基金的竞争优势始终存在,包括人才优势、业务优势、产品设计能力等,而其中最为核心的优势就是投资管理能力。“如今管制逐步放开,资管行业处于公平竞争的阶段,各种领域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去做。其他行业的投资管理能力目前还比不上基金公司,毕竟投研团队的建立和磨合需要时间,并不是可以简单促成的。”在吴万善看来,大资管时代将由行业垄断转变为自然垄断,市场开放之后,对大型公司而言是更好的发展机遇。而南方基金经过15年淬炼而成的投研能力,确实是多数竞争对手难以相提并论的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