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4月11日讯 受万福生科造假案影响,保荐机构平安证券也将受到连带惩罚。市场人士认为,鉴于万福生科IPO招股书和上市后信息披露造假的恶劣程度,证监会很有可能做出保荐制度以来最严厉的处罚。而市场传言称,平安证券或将被“暂停保荐资格3个月”。
平安证券昨日晚间回应称,目前监管部门对该案件正进一步调查。平安证券正配合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等相关各方拟定最有利于投资者利益的解决方案,并承诺承担相应责任。
保荐机构不负责任放任虚假公司坑害股民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作为平安证券保荐的IPO项目,万福生科今年3月2日公告称,经公司自查发现2008年至2011年定期报告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而上市之后,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并未止步,在2012年中报中,该公司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净利润4023.16万元,并导致其报告期盈亏方向发生变化。
而平安证券卷入IPO丑闻并不只这一单,上次发生在胜景山河身上。胜景山河在上市前夕被曝虚构销售业绩,涉嫌造假,上市被紧急叫停。
已经查明的情况显示,万福生科虚增利润的规模远远大于此前的绿大地。而且,该案的造假链条涉及更多的主体,资金链条更长,时间跨度也更大。由于该公司多和分散的农业供应商、经销商打交道,证监会的调查范围涉及了四省市数十个村镇。目前证监会的现场调查已经基本结束,证监会除了启动行政处罚程序之外,还将向刑事司法部门移交证据,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除了万福生科发行人的造假行为之外,证监会还查明与该案相关的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未能勤勉尽责。
保荐企业频频变脸处罚却不涉及机构负责人 一位曾在平安证券投行部(以下简称“平安投行”)任职的人士向时代周报披露,平安证券之所以会接连出现造假上市案件,很大程度上与前总裁薛荣年“大干快上、追求项目数量和效益、忽视项目质量”的行事风格密不可分。平安证券在意识到风险后做了很大的改革,虽然在尽力亡羊补牢,却还是要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可能遭遇严惩,并有可能暂停一年的保荐资格,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安证券可能有点冤。
投行人士认为,像平安证券这样屡次出现造假上市案例的,显然是由于公司出现了系统管理上的问题。
实际上,快速扩张的背后,有问题的IPO项目可谓不胜枚举。历史数据显示,平安证券2009年和2010年共成功保荐了22个创业板IPO项目,其中2009年的5个项目中就有2个在2010年业绩出现大变脸;而2010年的17个项目中2011年业绩大变脸的更是达到9个;2011年,平安证券保荐34个项目上市,其中13个项目上市首份年报业绩变脸;从上面数据不难看出,薛荣年在平安证券任总经理的几年里,保荐的IPO中将近一半的项目出现了上市即业绩变脸的情况。
在胜景山河案中,平安证券收到了当时A股市场上最严厉罚单: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两名签字保代人被撤销资格。平安证券的多个问题IPO都发生在薛荣年在任时,但证监会的处罚主要针对中介机构和保荐代表人,而对主事的机构负责人却没有任何处罚。薛荣年于2012年初转投华林证券任董事长一职。外界并没有看到针对投行离职负责人的有效问责机制。
是否参与造假事关处罚轻重 有投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表示,参考此前绿大地造假案,万福生科造假案中对平安证券处罚的关键是平安证券有无参与造假。在绿大地造假案中,证监会认定联合证券在绿大地欺诈发行上市时未勤勉尽责,未发现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编造虚假资产、虚假业务收入,故依法作出处罚,没收联合证券业务收入1200万元,并处以1200万元罚款,保荐代表人被撤销保代资格和证券从业资格,并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如果一旦确定平安证券也参与了造假,那处罚的力度肯定会不同。暂停保荐资格还是轻的,甚至还可能撤销保荐资格。”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说。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67条规定,出现包括“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的与保荐工作相关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八种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将被暂停保荐资格3个月,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撤销保荐资格。在该办法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暂停保荐资格的券商现有相关业务的处理方式,但可资借鉴的是,该办法46条规定,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被撤销保荐机构资格的,发行人应当在1个月内另行聘请保荐机构。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旦被暂停保荐资格,平安证券目前所有的在审项目都将受到影响,甚至要被迫换新的保荐人,影响将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