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小非咬到"毒大米" 万福生科1851万限售股"被锁定"

2013年03月27日 07:12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自2012年11月以来,不到半年时间即因财务造假遭深交所两次公开谴责,从事稻米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产销的万福生科(300268,收盘价5.72元),已被部分投资者形容为A股市场上的一颗“毒大米”,因此公司的任何一个动向,都牵动着各方敏感的神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日(3月27日)本该是1851万股限售股解禁的日子,但这桩备受争议的解禁却突然生变。昨日万福生科董秘办人士对记者表示,“小非”所持限售股不会在今日解禁。

万福生科1851万限售股“被锁定”

    此前已延长锁定半年

    “近期有不少媒体报道称,万福生科的限售股将于3月27日解禁,但从目前情况看,可能无法按时解禁了”,一位熟悉限售股解禁程序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此表示。

    公告显示,万福生科原本有1851万股限售股(占总股本14.14%)应在今日解禁,持有者为自然人彭志勇、张苏江以及法人股东南京鸿景创业投资、深圳盛桥投资等9位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限售股本应于2012年9月27日解禁,但当时万福生科曝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消息后,9位持有股东就出具承诺函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将所持股份锁定期延长至2013年3月27日。

    然而,截至记者昨日发稿时,万福生科依旧没有公告限售股解禁事宜。

    公司:缺资料故未申请

    为何本该于今日解禁的限售股仍毫无动静?带着这样的疑问,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万福生科董秘办,工作人员直言,“小非”不会在3月27日解禁,该工作人员解释称,因公司缺少相关资料,所以没有提交解禁申请。但对于记者追问究竟什么方面出了问题时,他并未多谈,仅表示公司会进行公告。

    对万福生科的上述解释,记者采访了另一家同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券事务代表,其称“一般需要的文件都是可以短期做完的”,从程序来看,一般在限售期结束前上市公司就会向交易所提交相关文件,接下来各方沟通解禁时间,然后提前公告(一般为3个交易日),最后限售股解禁。他还表示,所需文件一般不存在很难提供的问题。

    也就是说,限售股解禁前上市公司一般都会提交申请,并与股东协商解禁时间并发布公告。而这一次限售期结束前,万福生科并未公告解禁,涉及股东也没有如上次一样主动宣布延长锁定期,在市场各方注目之下,作为解禁事件主角的两方却突然陷入诡异的沉默。

    限售股东含被谴责高管

    近期以来,市场各方对万福生科限售股解禁一事高度关注,一些业内人士甚至呼吁暂缓该部分限售股的解禁。

    众所周知,万福生科在经历证监会立案调查、财务造假曝光以及深交所的两次公开谴责之后,面临可能因连续3次被深交所公开谴责而终止上市,以及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而被暂停上市的危机。3月初,公司股价连续出现两个跌停,昨日又下跌6.08%。

    虽然公司股价下跌,但作为首发原始股东的“小非”们,却因持有成本极低,依旧享受了丰厚浮盈,假设这部分限售股今日顺利解禁,那么在广大中小股东因万福生科违规行为而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小非”们却能照样套现获得巨大收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限售股解禁股东中还包括公司监事张苏江。公开资料显示,张苏江持有万福生科40万股限售股,本可于今日解禁,但她正是公司被深交所公开谴责的对象之一。

    根据深交所此前公布的公开谴责决定,因万福生科2008年~2011年期间存在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情形,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深交所称这一行为违反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的相关规定,身为监事的张苏江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重要责任,因此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并计入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责任编辑:马欣)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