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固定收益好,人才是短板
与其他机构相比,目前保险资管机构被认为是最有条件率先开展公募业务的。
按《规定》,所有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资产管理机构都必须是基金业协会的会员。今年1月,保险资管公司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为其6月1日后向证监会正式申请发售公募产品,创造了必要条?件。
保险资管公司申请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条件前后发生了一些变化,由早前的“最近12个月偿付能力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变为后来的 “最近1个季度末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据了解,目前具备开展公募基金业务资格的保险资管公司有14家。
与券商、私募基金公司两类进军公募的机构相比,保险资管公司被认为是公募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这不仅因为保险的营销能力优势比较明显,也因为保险的金融牌照也是目前最为齐全的。在获得了公募基金的牌照之后,保险集团中的各类金融业务应该说种类更加丰富,产业链更加完备。
另一个优势是,保险机构在固定收益业务方面也是强项。近两年基金公司从保险机构挖了不少固定收益人才,进入公募业务后可能也会以固定收益业务作为突破口。
由于存在行业壁垒,原来保险资管公司可以管理的资金主要是保险业内的资金,而且是以私募和专户形式进行。公募基金业务的放开无疑会释放生产力,为保险业拓宽资金来源,通过资产管理业务形成新的价值。
为此,保险资管开展公募业务也最为积极,人保、国寿、太保、泰康、平安等大型保险资管公司都在积极筹备公募基金业务,国寿资管或将成立单独的部门从事该业务。
据国泰君安保险行业分析师彭玉龙预计,到2020年,我国保险资管公司的公募业务规模逾1.34万亿元,市场份额保守估计可达到10%以上。从多名业内人士的观点看,保险资管开展公募业务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设立子公司,二是直接开展。相比之下,设立子公司的方式比较规范,也便于监管。
不过,保险资管公司做公募业务也有短板。
做公募产品需要按照证监会要求搭建系统、框架、人员等,成本并不小。据记者了解,由于证监会对于IT系统要求非常高,系统要达到实时交易,因此,目前这块成为最大的投入点。
人才方面,保险公司除固定收益方面人才较有优势外,在证券投资方面并不具优势,因此,保险资管公司招聘基金经理的现象一直在发生。虽然从公募基金挖人是一条捷径,但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市场化差异较大,保险资管保守内敛,公募开放竞争意识强,两种风格交锋,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而保险资管公司薪酬待遇与券商和基金相比,也不具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