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美财长访欧 敦促刺激经济增长

2013年04月09日 07: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于8日至9日访问比利时、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以及法国和德国的财经官员商谈欧债危机进展、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等议题。据悉,卢将敦促欧洲领导人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这是雅各布·卢就任以来的第二次国际出访,也是其首次出访欧洲国家。卢近期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

    目前有关欧洲银行体系的市场担忧正在日益增加,尤其是在塞浦路斯被迫实施资本管制措施以后。美财政部资深官员上周五表示,卢此次访欧将敦促欧洲领导人采取措施来扩大内部需求并强化统一的银行监管。这位官员表示,“欧洲的经济状况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资本重组、机构重组、存款担保的机构框架需要取得进展,欧元区财政盈余国家应该在援助高债务国家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据彭博社报道,卢此行还将力促欧洲领导人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而不是把焦点放在削减政府支出上。

    欧债危机爆发近四年,救助难题悬而未决,数千亿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到高负债国,但至今没有根本性转机。G 20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在上周末召开的博鳌论坛上表示,欧债危机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已经成了“慢性病”。

    对于不见好转的欧元区经济,欧盟政策制定者们依然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总裁拉加德曾表示,必须实现财政紧缩政策与持续经济刺激措施之间的平衡。然而从危机爆发一开始,欧盟便将政策重点放在了财政紧缩上,现在依然如此。财政紧缩抑制了政府投入。于是,欧元区经济陷入了“紧缩-危机-救助-再紧缩-再危机”的怪圈。正如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所说,“欧元区从一个危机踉跄走到另一个危机”。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也表示,欧债危机远未消除,欧元区国家需采取进一步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他指出,欧债危机影响美国出口和资本市场,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

    因财政紧缩抑制了消费需求,欧债危机恶化使美国经济面临出口脱轨的危险。当前欧盟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对欧洲出口约占美国总出口量的五分之一。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目前,美国对欧盟的商品与服务出口额高达4590亿美元,双方相互投资总额近4万亿美元。奥巴马总统在2010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还提出了未来五年将美国的出口增加一倍的“出口倍增计划”。而过去两年间由于欧洲市场需求萎缩,美国对欧洲市场出口表现逊色于其他出口市场的表现。如果欧洲继续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淖,无疑将对上述计划造成沉重的打击。

    此外,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首席经济学家汤姆·珀思里指出,近年来,新兴市场例如巴西、墨西哥以及中国贡献了美国出口增量的绝大部分。而新兴市场国家的大部分贷款来自欧洲银行。因此,如果欧债危机继续恶化且金融收紧,一些新兴市场可能失去融资支持,那么这些国家就没有资金继续从美国进口商品。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不断遭到评级机构降级。不过,穆迪主权风险亚太主管汤姆·伯恩表示,调整评级会考虑面临风险的大小,但更重视一国重塑、增长模型的能力。美国虽然从大衰退中复苏缓慢,但经济仍颇具活力,因此对美国的增长潜力依旧看好,这也将有利于该国的评级。

    白宫3月底向国会表示,美国同包括欧盟的自由贸易谈判将在今年6月正式开始,谈判可能要花上长达2年时间。如美国与欧盟能够达成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协议,美国对欧出口将增长94%,欧盟对美国出口将增长73%。一旦美欧自贸区建立,不仅规模上超过北美自贸区,并且有可能成为促进美欧之间贸易增长的新途径。

    此外,美国新任国务卿约翰·克里2月24日至3月6日期间访问了欧洲和中东9国。这是克里2月1日接替希拉里·克林顿出任国务卿以来的首次出访。有分析人士指出,克里选择首访欧洲盟国为改善美欧关系提供了机遇。

    

(责任编辑:毛宇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