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金融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可以说,近些年无论是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是维护金融消费环境方面,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制度的设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仍有个别从业人员利用一些消费者金融知识缺乏而进行有意误导;同时,也有一些消费者缺乏自身权益保护意识而把自己置于不利之地。
自本报开通投诉热线之后,打电话维权的市民络绎不绝,我们对所有市民的投诉进行分类处理,发现其中“存单变保单”这一现象成银行“踩雷”重灾区,成为百分之八十读者的投诉热点问题,中招的读者中尤其以老年朋友居多。很多市民都表示要不就是当时工作人员承诺高收益,但到期后达不到;要不就是之前不清楚退保手续费的问题,发现中间用钱取不出来。此外,办理银行贷款遭遇捆绑销售,“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最后亏得“血本无归”,车险远未到期保险公司的电话就开始“轮番轰炸”,买了保险却苦于理赔无门等问题也在今年的金融3·15投诉上有所体现。
3·15年年有,而年年似乎又不同,消费透明化,维权不停歇,如果您也在金融消费中遭遇过不公平待遇,欢迎拨打本报投诉热线:13514415260,我们将会倾听事实、还原真相,与相关机构积极沟通、理性维权,在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护航的同时,也督促我市各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品质、强化优质服务品牌影响。
谁动了你的钱包
理财投资遭遇欺诈 投诉请拨打电话13514415260
银行的哪些行为让你最不能容忍?买保险的过程中,哪些坑爹的行为削减了你的钱包?投资理财过程中,你被黑过多少血汗钱?金融活动中你遭遇过多少次强制销售?掉进过多少次陷阱?在3·15即将来临之际,本报特别推出此次金“荣”榜活动帮您维权,在消费生活中无论您遇到任何欺诈行为,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讲出您的亲身经历,通过本报的调查、监督,让您在今后的日子里明明白白消费。
参与方式:长春晚报金融理财QQ群:184564104、180250941;
邮箱:172769428@qq.com;
电话:13514415260。我们将从所有参与活动的市民中抽取十位幸运读者,免费送上《长春晚报》全年报纸。
案例:
谢先生是个热爱理财的人,而且他非常同意“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观点,2007年7月,手中有6万元余钱的谢先生把钱均分为3份分别进行投资,但5年下来却没有一款产品达到了预期收益,这让谢先生在失望的同时,也对当时银行工作人员所给他的承诺感到不满。
据市民谢先生介绍,他先于2007年7月拿着2万元钱打算到皓月大路某银行网点进行定存,但当时银行工作人员却和他说定存不如买一款在该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不但没风险而且利率还高出定存不少,非常适合他。于是就这样谢先生就用他的2万元钱稀里糊涂地买了一份5年期限的保险产品;随后谢先生又拿着2万元钱到西安大路的另一家银行进行咨询,同样的场景又发生了,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是在不停向他推销一款“高收益”的保险产品,没经得住诱惑的谢先生又中招了;虽然合同签完了,但谢先生还是对工作人员的承诺有些质疑,为了比较一下这款保险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于是谢先生就又拿出了2万元购买了同样期限的银行产品。
去年7月,谢先生分3次投资的6万元钱分别到了期限,原本满心期待的他到了银行之后大失所望,让他不能容忍的是,产品收益不但远不及当时工作人员承诺的高,而且还低于银行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