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郑拓老鼠仓案开审 新规将限制监管人员跳槽

2月23日——3月1日基金七日谈
2013年03月02日 07: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上期回顾:证监会放开公募规范私募安信泽熙演绎窃听风云

 

基金销售费有望自主定价“帮忙基金”或将受限

 

摘要:证监会近日公布《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修订意见稿,拟允许基金公司在产品设计时自主采用多种收费模式和收费水平。此外,为避免销售渠道通过频繁指导投资人申购赎回基金来增加销售收入,对于持续持有期少于3个月的赎回,将不低于赎回费总额的75%归入基金财产;对于持续持有期少于6个月但多于3个月的赎回,将不低于赎回费总额的50%归入基金财产。

 

小编点评:近年来整个基金行业对于同一类产品的收费模式及收费水平呈现大同小异的态度,此现象对基金产品之间差异化的形成非常不利,而市场化、差异化的销售费率都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此次调整可以引导销售费用市场化竞争。此外,提高惩罚性赎回费用可以减少新基金销售中出现资金“快进快出”现象,保护长期投资者利益。

 

监管人员跳槽引热议新基金法“封死”跳槽空间

 

摘要:上海证监局原办公室主任陶耿于今年1月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担任顾问一职。然而,这次从监管人员到被监管者的转变却遇到一个“巧合”的时间点:即将自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新基金法明确规定,证监官员在离职3年内,不能到基金公司任职。目前,距离新规实施还剩3个月。在这段法律监管的真空期,光大保德信此次人事变动备受关注。

 

小编点评:与公务员法的规定不同,新基金法将规定对象明确为“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将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纳入监管体系,去掉了“工作业务直接相关”、“营利性组织”等字样,缩减为“不得在被监管机构担任职务”。与现有规定相比,新基金法的覆盖面更广。

 

证监会严打老鼠仓知名基金经理郑拓老鼠仓案开审

 

摘要:在“基金明星”李旭利被审之后,又一位明星基金经理昨日站到了被告席上。近日,上海市一中院公开审理交银施罗德原基金经理郑拓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据检察机关的指控,郑拓利用职务便利,建老鼠仓,获利人民币1200万余元,成为迄今被指控“老鼠仓”获利金额最高的“基金硕鼠”。

 

小编点评:自去年底以来,证监会不断向市场释放加大打击老鼠仓的信号,同时,管理层也呼吁投资者要多提供内幕交易的线索。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也曾表示,证监会将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强化现场检查,严厉打击“老鼠仓”、操纵市场和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境外资金待入市业内建议RQFII机构纳入保险信托

 

摘要:2011年12月,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QFII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近日,证监会已完成《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的修改程序。据报道,此次试点办法修改将扩大RQFII机构范围,投资机构将不限于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投资境内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2:8比例限制也将取消。

 

小编点评:扩大投资机构范围有利于充分利用券商、基金公司之外金融机构的市场渠道和资产配置能力,满足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资本市场的需求。取消RQFII投资股债市场2:8的比例限制适应了市场发展需求,有利于更多资金进入内地股市,提振市场信心。

 

基金公司上市或破解两大行业困局小公司呼吁降低门槛

 

摘要: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近日表态支持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符合条件的财富管理机构上市。对此,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鼓掌叫好。某中小型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此前已经在积极地思考有关基金公司上市的问题,并且认为上市可能是基金行业未来的一个趋势。

 

小编点评:尽管基金公司尚未明确如何上市,但通过上市形式,有望更好地留住人才,也可以通过外部融资解业务拓展的资金之渴。据介绍,美国早已有基金公司上市,但数量比较少,多是中等规模的基金公司。

(责任编辑:蒋诗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