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投资者看来,银行系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投资领域具有突出的天然优势。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指出,银行系基金公司借助其特殊的股东背景,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具有更多的资源和人才优势,而且债券市场交易高达90%以上的成交量都集中在银行间市场,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的交易主体,使得银行系基金无论是对于市场走势,还是对于交易对手都会更为熟悉和了解。
记者李侠2012年,以工银瑞信、中银为代表的银行系基金凭借在固定收益产品发行以及投资上的优势异军突起,成为基金行业“黑马集中营”。根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12年12月31日,工银瑞信的资产管理规模从2011年的678.64亿元增长到了2012年底的1059.97亿元,排名从之前的第9位上升至第7位;中银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则从上年的430.26亿元上升到了2012年末的997.02亿元,增速高达132%,位居第9名,这也是中银基金公司首次跻身行业前十名。其他银行系基金公司如建信基金、招商基金、民生加银等的资产管理规模也大幅增长。
不过,仔细研究也可以发现,2012年银行系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的大幅上涨主要来自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发行的贡献。比如工银瑞信,2012年仅一只7天理财产品就贡献了近300亿元的规模,另一只理财产品贡献了近百亿的规模;民生加银则主要借助T+0快速赎回的创新型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行,使得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较2011年巨幅增长了308%。因此,这也令一些基金公司大感不服,很多媒体也以“工银中银依靠‘拼爹’挤进前十”为题进行报道。
近期,继南京银行发布公告拟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后,兴业银行日前也正式向证监会报送了申请材料,另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基金监管部近日还召集了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5家银行的基金管理公司筹备组负责人座谈会,听取筹备进展工作情况。显然,新的一波银行系基金公司扩容在即。在此背景下,很多基金公司大呼基金业进入“拼爹”时代。
对此,市场观察家表示,最近几年银行系基金无论是在资产管理规模还是在业绩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背后所依靠的银行大股东确实起到了部分推动作用,但更多的还在于银行系基金公司在投研实力、人才储备、风险控制等软实力方面的提升。“‘拼爹’也罢,拼实力也好,关键仍看其能否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位基金业研究人士这样评价。
银行系基金成2012年最大赢家
2012年的资产管理市场,固定收益类产品唱了主角。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募基金行业资产净值(不含QDII)达28031.35亿元,较上年大幅增加6688.94亿元,增幅为31.34%,最大贡献来自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的扩张。其中,开放式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及封闭式债基资产规模同比分别扩大了219%、94%和60%。
在新发基金方面,2012年度总共发行了260只基金,募集基金资产6446.63亿元。其中,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同样占据了大半江山,且在2012年11只首发募集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基金中,有9只为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工银7天理财债券基金,募集规模达392.52亿元。
而依靠银行网络渠道和客户资源的优势,银行系基金公司2012年规模扩张迅速,成为业内最大的赢家。同样根据银河证券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工银瑞信、中银、建信等8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管理基金资产净值共计4610.88亿元,行业占比16.09%,资产净值规模同比增幅达70.35%。另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工银瑞信规模的近七成是固定收益型产品,2012年管理的债券基金规模达218亿元,居整体行业第一;短期理财基金规模也居行业首位。中银基金2012年规模增长的七成贡献来自于债基和货基规模的增长。而正是得益于固定收益产品的发行,使得银行系基金公司2012年在资产管理规模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除了工银瑞信、中银两家公司进入行业前十以外,其余基金公司在业内的排名也大幅提升。
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对于银行系基金2012年规模的逆市大增,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不难理解,银行系公司背靠强大的银行股东背景,在渠道上自然会有优势,而弱市背景下渠道优势尤为重要。对此,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江赛春直言:“银行系的优势显而易见,股东的渠道支持比其他公司大得多,对其市场拓展与规模增长非常有利。”
在专业投资者看来,银行系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投资领域具有突出的天然优势,工银瑞信则是银行系基金的突出代表。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债基投资表现出色的公司,主要有银行系基金公司如工银瑞信系债基,以及黑马类基金公司,但黑马类公司大多依靠明星基金经理,其业绩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而银行系债券基金业绩具有高度稳定性。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指出,银行系基金公司借助其特殊的股东背景,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具有更多的资源和人才优势,而且债券市场交易高达90%以上的成交量都集中在银行间市场,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的交易主体,使得银行系基金无论是对于市场走势,还是对于交易对手都会更为熟悉和了解。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当前备受投资者青睐的短期理财基金,其资产配置以银行大额存单为主,在协议存款利率时,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产品具有更为突出的天然优势。截至1月28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工银7天理财债券A、B的最新运作期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4.284%和4.587%;14天理财债券A、B的该项收益率则分别达到4.064%和4.366%,两基金自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一直位居相同期限理财产品中最高之列。
软实力的提升是稳步扩张的关键
但简单将银行系基金规模的大幅提升归之为“拼爹”未免过于主观。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银行系基金公司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资产管理规模一直在稳定提升,靠的并不仅仅是其背后优越的销售渠道,更多依赖的是通过对公司品牌、业绩等软实力方面的提升,来赢得客户的信任。
从投资理财角度看,一方面基金公司管理的规模越大,对基金管理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越高;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在波动的市场中实现资产中长期持续盈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无论是在品牌建设、投研能力、风险控制等方面看,银行系基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进而保证了管理资产业绩的稳定提升。早在2011年,建信基金股票主动投资能力就在60家基金公司中挺进前五名;2010年中银基金就分别获得海通证券股票、债券基金双五星评级。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一季度基金公司股票投资能力报告显示,民生加银基金股票投资能力在全行业64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五,较去年年底大幅跃升48位。
首只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无疑是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佼佼者。按照完整的自然年度计算,2009年工银瑞信旗下固定收益产品的管理收益率为6.03%,2010年、2008年、2012年分别为7.76%、9.85%、10.77%。工银瑞信旗下固定收益类产品过去5年平均累计收益率高达28.87%,业绩持续优异。
针对银行系基金发行靠“拼爹”的说法,工银副总经理库三七曾这样公开回应:“拜托各位包括媒体的朋友,以后报道的时候建议报道工银瑞信基金,不要说我‘爹’是工行,我‘爹’是客户、是投资者。”
不过,哪家基金公司又能否认自己没有或有意或无意地“拼爹”过?尤其是合资基金公司,总会时不时宣称自己外资股东方面在产品创新、投资模式、研发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拼爹,没有错。自己有‘爹’不用,难道要让给人家?有‘爹’就要拼。但是,在拼过‘爹’之后,还要给‘爹’的客户以良好的业绩回报;按照我的全效资产概念,基金公司还要注意给‘爹’良好的回报。”或许,华泰证券金融产品研究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看得更为明白。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李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