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VC/PE机构通过境内企业IPO退出实现账面回报大幅下降,创2009年IPO重启以来新低。有VC/PE支持的企业境内IPO数量也大幅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并购、股权转让、新三板上市等方式的比例将逐步增加。同时,专注于投资后的管理增值,通过企业发展而获得分红或通过管理层收购及股东回购也是获得投资收益的方式。
IPO前景不容乐观
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2年在境内市场上市的154家企业中,有VC/PE机构支持的共有92家,合计融资101.58亿美元。有VC/PE支持的企业境内IPO数量及融资额较2011年分别下降35.2%和56.6%。2012年VC/PE机构通过境内IPO退出实现平均账面回报5.4倍,同比下降34.31%。
达晨创投投资总监叶先友表示,在新股发行数量锐减以及监管部门启动IPO在审企业财务专项检查的背景下,以往依赖IPO作为退出方式难以为继。“我们参与投资的企业在排队IPO的不少,到目前为止已有一家企业因为业绩波动,主动撤回申请材料。”叶先友认为,目前来看,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不少公司还需要一定的成长期,不应急于进行IPO。叶先友认为,即便是到今年下半年,IPO审核前景也不容乐观。
退出方式日趋多样化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177笔退出案例,共涉及企业126家。从退出方式看,177笔退出案例中包括IPO方式退出124笔,股权转让退出30笔,并购退出9笔,管理层收购退出8笔,股东回购退出6笔。股权转让、并购、管理层收购等退出方式开始被更多投资机构采纳。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琦认为,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在国内外IPO退出渠道不畅的背景下,通过“新三板”实现部分被投项目股权转让,也不失为一条退出途径。“在扩容试点期间挂牌的73家企业中,有13家企业在挂牌之前获得VC/PE机构的投资,占比近20.0%。”张琦说。
对于拓宽退出通道,叶先友表示,一方面应加大股权管理功能,积极寻找股权转让的可能,然后以并购方式退出;另一方面,加大对所投企业增值服务的力度,重视对企业投资后的管理、增值。
天津海达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徐铮认为,对于优质企业,如果由于经济周期问题而出现暂时业绩下滑,应坚持持有股权,并在企业成长后的股权分红或管理层回购中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