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仍存难题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分析,调控政策的初衷是限制楼盘均价,但实际上只是推迟了高价楼盘的开盘时间,打乱了新房上市的节奏,致使当地出现新盘供应不足的状况。今年“国五条”20%个税推出后,减少了二手房的上市量和成交量,市场因供给不足出现“量跌价涨”的怪圈。
另外,由于各项调控政策都在试水初期,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如房产税,目前试点城市只针对新购置的住房征收,并未对投资客已持有的多套住宅下手。陈国强表示,如果未来仍然只涉及“增量”而不触动“存量”,或税率税基无明显的上升,那么短期内对房价的影响比较有限。
在抑制投机性需求方面,采取了征收个人所得税、调高按揭成数、加息等措施。陈宝存则认为,在相关交易环节加大征税力度,表面上在一定程度内抑制了炒房,实际上却是阻止了房源的流通和房地产市场的配置,不少卖主将税收成本转嫁到买主头上,最终又刺激了房价的上升。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楼市发展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加剧了房价调控的难度。另一方面,财富效应过度集中于楼市,投资与刚性需求结合在一起,更加导致调控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
保障房缺失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房价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中国房地产与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曾尖锐地指出:“保障房的问题有五个:谁投资、谁建造、怎么建、保障谁、怎么管,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光是把任务定出来了。”
2010年,《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当年完成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共计580万套的目标,最终完成情况大打折扣,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2010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执行情况公告显示,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地完成计划的65.2%;棚改房用地完成计划的40.2%。
2011年,国家对于保障房建设的规模要求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其中2011年新开工建设1000万套。
财政部曾在《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2008年起,土地出让净收益资金中将有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而公开信息显示,2012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支出3800.43亿元中,来自土地出让收益支出的仅为593.01亿元,对比1.95万亿元的当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出让金占比仅为3.04%,远远未达到10%的标准。
近几年由于大面积的保障房建设,带来的是财政投入资金和住房用地的压力不断增大。以深圳为例,2012年新开工保障房7.3万套,建设资金总需求140多亿元,而统计的资金缺口高达110亿元。为了筹资,政府推进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城市更新用地等存量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并用企业集资、商品房配建保障房等方式解决资金和土地问题。
陈宝存认为,这些保障房数量是上去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各类职工集资建房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其次目前大量的保障房是开发商在建商品房时配建的。保障房建设由开发商完成,建得越多,商品房成本越高。反过来老百姓对房价预期提高,最后保障房、商品房都会涨价。
多因素助推一线城市房价
近期,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组完成的《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报告提出多种土地改革方案,包括改革土地招投标拍卖制度为零地价或低成本价供地、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归中央、政府不再参与基础建设、公共设施以外的土地征收、出让过程等。
但对于此方案,很多业内人士并不买账,认为方案过于理想化。张宏伟认为,减少土地收入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将大幅减少,在找到新的可替代“盈利”模式之前,这种财政结构很难改变。陈宝存也表示,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出让金存在是必要的。它是政府治理土地的资金来源,另外,目前的保障房建设、教育、水利水电等都要要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零地价”是不合理的。
未来房价如何?张宏伟认为,一线城市供需面紧张,未来房价上涨是必然的。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中,截至6月初的库存为171.73万套,相比年初的180万套减少了5%,四个一线城市的住宅库存也从年初的22.7万套减少到19.98万套。
同策咨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一线城市商品住宅的供求比平均值为0.63,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供应有限,使得一线城市住宅市场陷入供不应求的局面,出清周期持续下降。
张宏伟表示,目前所有的调控政策更侧重于打击投机性需求和完善整个征税体系。只要投资性需求不过多地干扰房地产市场,房价的涨跌还是取决于市场需求。陈宝存亦表示,城镇化过程中,刚需导致房价上涨是一个趋势,但必须严格控制涨幅。
“高房价有利穷人”论缺乏起码温度
◎邓海建
楼市永远是个不断“见证奇迹”的地方。奇迹不仅有价格,还有宏论。6月8日,独立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金岩石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何建立合理的住房体系?就应该让豪宅卖出天价,然后政府有钱了,就能给穷人建保障房。高房价不是为了让富人发财,而是让穷人能住上房子。”6月17日,《人民日报》针对此说法刊文称,高房价竟然成为有利于穷人住上房子的借口,实属奇谈怪论。
这几天,网民将“高房价有利穷人”形容为“流氓强暴有利于良民提高战斗力”。被誉为“索罗斯中国门徒”的金岩石,在被主流媒体批为奇谈怪论、歪理邪说之后,还是连发两条微博,自证清白,坚称“市场是买卖双方的博弈,成交即合理,高房价伤及贫民,故保障房是政府的良心”!他还反问,“《人民日报》文章的主导思想依然是让商品房?场承担保障责任,为政府的失职开脱。请公论:保障房责任由谁承担?豪宅补公租何错之有?”
先来分析两个核心问题:第一,高房价真不是让富人发财吗?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曾指出,1998年至2006年,以现价计算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10.2%,而现价住宅销售额的增长却达到32.6%。按照今年官方公布的“2012年基尼系数为0.474”比照,房地产业突飞猛进的那些天量货币,果真流到穷人那里去了吗?第二,“豪宅补保障”的说法靠谱吗?中国的保障房,不是靠土地出让金建设起来的。不妨看看政策吧——2011年年中,财政部、住建部就联合发出通知,强调将公共预算、公积金增值部分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的10%作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但根据机构测算,土地出让金和公积金收益部分相加,大约可筹集到保障房所需资金的20%到25%。剩余的,还有巨大资金缺口。换言之,高房价对保障房做出的“贡献”,怎么都算不上“主流”。
金岩石的逻辑,也许确有独辟蹊径之处,但这样的论调,显然缺乏起码的温度,显得乖戾而悖逆现实——尤其是在房价居高不下、宏调亟待转身的背景下。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5月70大中城市中6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桂林涨幅最高,为2.9%,64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涨幅最高的是北京,为1.7%。这个时候,如果继续放任“涨价有理”、放任价格泡沫的崩盘风险,伤害的恐怕不仅仅是穷人而已。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判断,大多经济学者认同“高房价危及经济大局”之说。
这些年,围绕买房与卖房的经济学惊人之语层出不穷:比如早期的“每个人都想买房的观念非常错误”;2008年底,有专家说“现在买房就是爱国”;此后是“未婚女青年”、“丈母娘”等“推高房价”的各色归因说;即便是2013年,“国五条”出台,各种“谨防误伤”的谆谆教诲也时有耳闻……老总搭台、专家唱戏,语不惊人死不休,反正吹牛不上税、扯淡无下限。
诚然,经济学家的“梦呓”,可能都会找到模型或依据。但在所谓的绝对理性之上,还应该有温热的“穷人经济学”。正如学界人士所言,经典社会学家早就论证过,人类理性及理性决策根本上是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之上。譬如一旦离开信任,活跃在市场上的理性经济人就连一张合同都签不下来,而信任、特别是死心塌地的信任,显然是非理性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代经济学就是以“理性的不完善”为逻辑起点的。那么,当我们的经济学家在理性的帽子下胡言乱语或信口开河的时候,其情感与心理究竟何以皈依、这样的经济学观点又有多少工具意义?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不是喝理性的西北风长大的,就像中国的房子与价格也必得放在国情下考察一样。为什么专家的立场与观点会成为舆论风暴?除了真知灼见之外,或者也与专家话语权的滥用、房地产领域复杂角力等大有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