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房价迂回上涨 各地调控或将加码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

5月房价迂回上涨 各地调控或将加码

2013年06月19日 06:34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国五条”落地已近三个月,房价仍在迂回上涨。

    昨日(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显示,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综合指数比4月份上升0.91%,但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已从最高点的68个回落到65个,环比涨幅在4月出现回落后继续收窄。

    伟业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房价上涨势必引来政策继续干预,北京6月初在资金监管与预售证发放方面出台执行细则便是最好的说明。他判断称,未来其他地方或将效仿北京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引导市场预期。

    环比涨幅连续两月回落

    全国房价涨幅略有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综合指数比4月份上升0.91%,涨幅进一步趋缓。二手住宅平均价格环比指数为100.49,比4月降低0.03。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指出,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比4月缩小的城市有34个,其中福州、郑州、广州、成都的缩小幅度均在0.6个百分点以上;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比4月缩小的城市有30个。

    与之前数月一线城市领涨不同,5月房价环比上涨最快的是三线城市桂林,涨幅为2.9%,而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环比涨幅分别为1.6%、1.7%、1.5%、1.9%,相比4月均有所回落。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郑红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3月份将成为本轮房价上涨中环比涨幅最大的月份。

    据郑红玉预测,房价同比涨幅将继续扩大,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见顶,但环比涨幅将不断缩小。

    中原地产监测数据显示,5月国内主要城市成交量继续小幅回落6%,但依然高于去年月均水平。

    业内对调控预期存分歧

    尽管环比涨幅有所回落,但同比情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5.65%。

    “自2012年二季度同比降幅持续收窄,至2013年1月份同比止跌回升后,涨幅不断扩大。”郑红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如果今年楼市信贷不收紧,房价必然继续上涨,特别是一线城市。”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指出,自2012年以来,信贷规模增长较快,成为房价反弹的重要推手。

    链家报告认为,新一轮调控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但市场下行趋势并未形成,本轮调控效果明显不及2011年。

    继出台“国五条”执行细则后,北京出台了新的限价方案,即对报价明显高于项目前期成交价格和周边在售项目价格,且不接受指导的商品房项目,可暂不核发预售许可证书或暂不办理现房销售备案。

    胡景晖认为,未来其他地方或将效仿北京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引导市场预期。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却称,在目前实体经济增长势头趋缓背景下,短期内不太可能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包括按揭贷款政策和税制变动等。决策者可能根据未来房价走势在必要情况下继续执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措施,如限购或限价。

    关于5月国家发改委所称房产税“今年会有具体动作”,胡景晖表示,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无论对于帮助地方政府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还是平抑房价和租金,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深圳房价创3年新高调控及保障房建设难题待解

    编者按:5月,69城房价同比上涨,深圳房价创3年新高,一线城市地王频现……新一轮上涨已经到来?   

    一边是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另一边却是地王频出、房价不断上涨的现实。历年来地产调控大棒是否都变成了绕指柔?中国的房地产调控还有哪些招数可使?中国地产市场走势又将如何?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披露,深圳5月新房均价已高达22322元/平方米,创下2010年3月以来的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深圳房地产信息网数据获悉,今年前5月,深圳新房月均价都高于去年18900元/平方米的年均价,而其中单价突破2万元大关的也有3次。

    调控与房价的“纠葛”

    今年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到底有多火爆?半年内,热盘遭抢购,莱蒙水榭春天开盘四小时,八成房源已被抢购;万科翰邻城、金地名峰等项目更是在夜间悄然开盘,当晚销售均达九成。除此之外,二手房市场3月份爆发的上万套成交量也让人记忆犹新。

    历年资料显示,从2005年起,深圳新房成交均价一路从7040元/平方米上涨至18900元/平方米,2010年这个数字更是达到20205元/平方米,2011年至2012年稍有回落。

    另外,买房难问题也较为突出。从2005年到去年底,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494.40元增加到40742元,增幅达89.5%。同一时期,深圳住房均价由7040元/平方米涨到今年5月的22322元/平方米,涨幅高达217.1%,收入增幅远远落后于房价涨幅。

    而根据中企资本周刊“盘点十年房价”数据显示,1993年到2012年,全国城镇平均房价10年间从2381元/平方米上涨到5791元/平方米,10年上涨143%,年均递增10.3%。其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涨幅更是分别达到365%、500%、261%、233%。

    就在房价一路上涨的这几年,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

    其中,税收政策是调控的重心之一。2005年起对非普通住宅的交易及持有期限未满5年的普通住宅的转让征收5%的营业税;2011年起在重庆、上海两地实施房产税试点,并确定今年内将扩大试点范围;2013年2月的“国五条”要求“二手房交易个税按个人所得的20%征收”。

    信贷方面,十年间二套房首付由30%上升至60%;2010年房价疯涨时,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2011年开始要求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

    在土地方面和住房建设上,2005年至今国务院多次要求增加住房建设用地和普通住宅的供应;2006年“国六条”中明确规定新增住宅供应必须符合“70/90标准”。

    其中,“限购令”被普遍视为杀伤力较大的应急性调控手段。2010年4月“新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出台后,包括北上广深等49个房价过高的城市相继颁布限制家庭购房套数的规定,被称为“限购令”。

    一线城市“地王”频出

    知名地产专家和评论人、亚太城市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认为,地价涨小产权确权、农地流转、宅地上市会让几乎所有的老百姓获得收益,农民带着土地产生的财富也可以进城了,这对城镇化是个良性的过程,土地应该大量放出。

    事实上,土地供应量却在不断下降。从2011年的21.8万公顷到今年的15.08万公顷,国家已连续3年降低全国住房用地供地计划。而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300个城市实际共推地15.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2%,其中住宅用地推出5.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3%。

    去年,深圳住宅用地全年累计供应仅5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1%,降幅最大。而在商办类用地方面,深圳全年累计供应量也不超过百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8%。

    陈宝存认为,土地供应减少,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新的土地的收治和“七通一平”工作随之难以高效开展。他表示,现在北京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来做土地收储,土地整备速度跟不上,导致一线城市开发商想拿地政府也拿不出来,或者只拿出毛地,不给净地,开放商拿地成本大大增加。

    今年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依然维持“僧多粥少”的情况,各大开发商为一块地举牌拼杀数百轮的并不鲜见。5月份,广州白云区同宝路8号、10号地块,番禺万博商业区地块四,海珠区一临江地块分别刷新了同地区的楼面地价纪录,“地王”接连不断地出现。5月29日,上海长宁区新华路街道71街坊地块又以46亿元的成交价刷新了上海今年以来的总价“地王”纪录。

    地王频出也令土地出让金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中原地产统计,前5月北上广深的土地出让金已接近去年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总额,同比上涨350%。其中,北京与上海的土地出让金均超过500亿元。

    对此,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土地市场价格是滞后市场的,实际这一轮地王的出现是因为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不仅房价上涨了,开发商资金宽裕了,整体市场的预期也出现了扭转。

    同时,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10个典型城市在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增幅45%的情况下,土地成交均价同比暴增215.7%,达3015元/平方米。业内人士表示,整体而言,地价最终会体现在房价上,供应量上不去,资金相对充沛的开发商只能以高价抢地,最终还是购房者承担不断推高的房价。

(责任编辑:马欣)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