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我国对欧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

2013年06月06日 07:11   来源:京华时报   

    在欧委会公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临时反倾销税的初裁结果后,中国商务部随即宣布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葡萄酒对阵光伏,中欧贸易战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中方反制

    对欧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天表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有关规定,商务部决定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据介绍,商务部已收到国内葡萄酒产业递交的申请,指控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葡萄酒产业造成冲击,要求商务部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去年,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就向商务部递交了要求对欧盟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的申请。该协会秘书长王祖明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从欧盟进口葡萄酒数量急剧增长,由2009年的0.64亿升迅速上升至2012年的2.57亿升,年均增幅接近60%,占我国总进口数量的比例也由2009年的37.15%迅速攀升至65.16%。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对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一直持审慎态度,“我们注意到近年来自欧盟进口葡萄酒的数量确有较快速度的增长,对于此次国内葡萄酒产业提出的申请,商务部将依法严格进行调查。”

    □专家解读

    为什么是葡萄酒

    惩罚双反带头国

    中方为何将葡萄酒选为回击欧盟的“第一枪”?

    专家指出,这一措施意在对双反“领头者”施压。在支持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欧盟成员国中,法国最为活跃,所以中方选择葡萄酒意在敲打法国。“这一措施的针对性很明显,葡萄酒是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重要出口产品,而上述国家在此前的投票中是赞成对华光伏产品征临时反倾销税的。”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指出。

    近年来,全球葡萄酒供给过剩,而中国葡萄酒的进口快速增长,已成为欧盟各国葡萄酒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葡萄酒对华出口国主要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其中2012年法国对中国葡萄酒出口量为1.4亿升。

    还会有哪些措施

    牌多但不急着出

    “欧盟出口到中国的葡萄酒金额,肯定不如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额大。我认为这是中国政府采取的第一项反制措施,预计后续还会打出组合拳。”

    此前有消息称,多晶硅、汽车等欧盟产品都在中方的观察之列,业内还有声音称,若中国取消订购法国飞机,杀伤力会更大。对此,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林舜杰认为,中方后期将有哪些举措目前不好说,要看双方谈判进程的变化以及欧盟的态度。“当然,我们也不希望真的走到那一步,否则就真的成为贸易战了。”林舜杰表示,目前欧盟内部对我光伏产品征税的态度明显分化,如果我方过多地采取反制措施,会影响到原来态度温和的国家,一旦打击面过宽,此前支持我们的国家相应产业也会受损,“所以我认为,我方一定会综合考虑,不会急于出牌来反制欧盟。”

    □市场反应

    葡萄酒概念股大涨

    商务部昨天公布的反制措施给A股葡萄酒板块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昨天,葡萄酒类个股早盘即大幅拉升,午后随着龙头股张裕A强势涨停,中葡股份、通葡股份、莫高股份都齐奔涨停板。截至昨天收盘,张裕A、中葡股份涨停,通葡股份、莫高股份分别收涨6.18%和8.07%。

    近年来,在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下,几乎所有中国葡萄酒企业的业绩和市场份额都严重下滑。业内人士表示,对欧盟葡萄酒发起反倾销调查有利于减少我国的葡萄酒进口量,对国内酒企走出困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据国内最大的红酒电商平台酒美网CEO吕意德介绍,自5月份传出我国可能对欧盟葡萄酒采取双反措施以来,酒美网的销售额大幅度提升,“因为很多消费者担心进口红酒价格会大幅上涨,出现了一轮红酒抢购囤积潮。”


(责任编辑:刘佳)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