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已有147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公告,涉及金额超过600亿元———
“不务正业”,向来是一些A股上市公司的传统;监管层去年年底放宽了上市公司资金用途,更刺激了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热情。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空前密集,147家上市公司发布理财公告,涉及金额超过600亿元。
数据:豪掷600亿元买理财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以来,两市合计披露了173份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涉及147家上市公司,资金总额高达630.82亿元。其中47家公司使用了闲置募集资金或超募资金,涉及资金总额约为207.7亿元。而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两市的理财金额也才不过600亿元左右。
浏览这些理财公告可见,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尽量选择低风险产品,“保本型”成了几乎所有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的标准配置。不完全统计,上市公司理财的预期收益率多集中在4%至5.5%之间。
背景:证监会政策松绑募集资金使用
2012年12月21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允许上市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需满足的条件是: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应提供保本承诺;流动性好,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比如固定收益类的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其他投资产品。
《指引》一经发布,上市公司以钱生钱的生财之道获得正名,本就热衷于理财的一些上市公司更加一掷千金,砸向理财市场的资金井喷。
观点: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隐含风险
业内人士称,相对于募集资金对理财产品安全性的高要求,自有资金更注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因此,上市公司自有资金理财更青睐信托渠道。但银行理财产品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信托产品。且目前上市企业用于理财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占募投资金总额比例越来越高,其中的风险不能不引起重视。
文/本报记者 齐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