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怀洋
近日,高盛再次大手笔出售工行H股股份,引发市场看空中国银行业的解读。然而在笔者看来,由减持动作到看空猜想,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性。
资料显示,高盛于2006年4月在工行赴港上市前夕签署入股协议。随着股份解禁,高盛从2009年6月开始,陆续减持所持工行股份。有统计显示,高盛共计套现了约103.2亿美元,累计获利77.4亿美元。如此斐然的投资业绩,足以让任何一家机构艳羡。换句话说,当一笔投资达到七年三倍的回报时,就足够有动力套利了结。高盛的减持更像是基于财务因素考虑的行为,而非看空银行业。
众所周知,在本世纪初外媒关于中国银行业技术性破产的言论甚嚣直上。在此不利情况下,国有大型银行股改上市开始启动。正是在舆论不看好的情况下, 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高盛、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有实力的外资行反其道而行之,纷纷大手笔入股中资行。如今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投资需要逆向思维,正是在不看好的情况下,反倒是能以较低价格买入。在当时,外资行入股中资行也是对双方利好。中国银行业成功渡过难关,剥离不良资产,引入资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外资行不仅获得了不菲的投资回报,而且与国内银行业建立了联系,有利于进入中国市场。
西方有句俗语,生意就是生意。国有银行在股改上市之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外资行大手笔入股,绝非是慈善活动,而是为了获得回报。从2008年起,外资行就开始陆续获利减持。如果说这是看空银行业,何以在看空的这几年,中国银行业反倒迎来了利润增长最为可观的阶段。
另一反驳看空论的例证是,外资的有增有减。历次港股市场上,外资减持中资行股份,接盘者大多也是外资机构。此次高盛减持的股份中,有约2.8亿股份由淡马锡接盘。如果按照看空论的逻辑,淡马锡作为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深谙亚洲金融市场,增持工行股份是否也意味着对我国银行业看多呢?
每一个投资决策的生成,都是基于投资机构自身情况作出的。对于高盛而言,回报率已经足够高,没必要继续持有。况且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资行面临的财务压力不小。而2008年之后,大规模减持中资行H股股份的也大多是外资行。随着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对银行业提出了更多的资本监管要求,不仅中国,全球银行业都面临着资本压力。这一时期减持中资行,也是补充资本金的一种考虑。
再结合不久前,坊间流传在黄金阻击战中“中国大妈”击退高盛,事后经过媒体广泛报道,证明这只不过是一场“关公战秦琼”式的假想式战斗。“中国大妈”购买黄金仅是个人理财行为,蜂拥购买黄金一方面是金价处于低位,另一方面也是国内投资渠道匮乏的表现。“大妈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谁是高盛,何来击败?而高盛作为近年来最为成功的国际投行,更不可能与“大妈们”进行毫无逻辑的博弈。但这样的言论却获得国内很多人的相应,不得不为我们提了一个醒:莫要树立假想敌。
中国银行业与中国经济一样,虽然逐渐与国际接轨,但仍然更多的受国内因素影响,国际因素仍然是次要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时弥漫的悲观情绪事后证明是过度夸大的。国内经济仍然有很大的改革空间,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才是当前要务。外资行进入国内之初,曾被惊呼“狼来了”,而多年之后,外资行与中资行在国内并没有形成激烈的直接竞争。在国有大行完成股改上市之后,利润经历了高速增长,如今红利已经逐渐耗尽。中国银行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改革机遇期:利率市场化开启,息差收入增长放缓,如何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才是当务之急。
面对高盛的减持获利,我们不应有酸葡萄心理,反倒应该学习其投资策略,混业化经营是中国银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面对看空言论,我们不必有悲观和对立情绪,看空论过去有今后一定还会有,我们还是应以我为主,将看空论当做警钟,加快改革步伐,增强自身实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