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露称2017年前可实现利率市场化
“没有利率市场化就没有统一的市场,没有健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言。”人大校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近日在其撰写的《走向核心国家——中国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研究报告会上如是说。
5月24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涉及到金融改革部分,发改委首先提出,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如果按照平均20年,最长23年(印度)的时间表粗略推算,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2015年~2017年即可完成。”陈雨露在其撰写的报告中,提出了利率、汇率改革的明确时间。
利率、汇率市场化是重点
从发改委此次对2013年金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可以看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是今年的重点内容。
上述《通知》要求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建立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1996年,央行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改革,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开始,此后,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2012年以来,央行进一步放松了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范围,存款利率上限首次上浮,贷款利率下限进一步下浮,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日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利率的上浮空间可能会增大,利率浮动的范围可能从10%提示至20%,甚至30%,达到一种基本的市场化。
陈雨露在其撰写的报告中,提出了利率、汇率改革的明确时间,他认为竞争和信贷市场上的利率扭曲已经开始“倒逼”利率市场化改革,“如果按照平均20年,最长23年(印度)的时间表粗略推算,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2015年~2017年即可完成。如果结合中国在2020年之前实现资本账户开放,那么利率市场化在2015~2017年之间完成也是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
近日,人民币升势不减,而这也使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受到影响,一些热钱也纷纷流入,汇率想要市场化难度可见一斑。
陈雨露表示,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也必须跟上,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提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基准性,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要逐步完善金融安全网,促进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有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需30年?
人民币国际化最直接的体现是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知》要求,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研究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陈雨露认为,英镑和美元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分别用了55年和50年,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是一个渐进而长远的过程,“未来30年(即到2040年),中国应该通过两个‘三步走’战略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原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际化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在用人民币,现在日元也是国际化,只要人民币达到了一定的比例就是国际化,前提是自己能控制风险进行兑换了。
“中国全球金融战略的核心,就是人民币怎么能够实现国际化。不是完全替代美元,起码要能做到和美元竞争,和欧元竞争,三权鼎立也好,竞争也好,这是中国面向未来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话题。”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日前在2013年中国金融论坛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