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一哥”并非总是一成不变,在细分领域,追赶者有时可以成为超越者。
在16家上市银行中,明确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有12家,其中有7家在去年年报中披露了管理资产规模和客户数量。工商银行以4732亿元的管理资产规模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中国银行的4500亿元和招商银行的4342亿元。其余披露管理资产规模的银行分别是:农业银行3960亿元、民生银行1281.7亿元、中信银行1053.53亿元、浦发银行1000亿元。
不过,如果以户均管理资产规模来比较,招行以2225万元拔得头筹,工行以1820万元退居次席,此外中信银行户均管理1670万元、浦发银行户均管理1667万元、民生银行户均管理1378万元、农行户均管理1131万元、中行户均管理1125万元。
此外,相对于国有大行的发展速度,一些股份制银行可以用“野蛮生长”来形容。民生银行客户数量增长幅度达到101.91%,管理资产规模增长87.38%。而兴业银行虽然没有公布管理资产数额和客户数量,但其公布的客户数量增幅却达到了惊人的199%。
不过,所有上市银行年报无一例外地回避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利润数据,这种低调与过去几年私人银行的高调发展形成的剧烈反差,使得人们对私人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怀疑。记者翻阅资料,可查的宣称私人银行业务实现盈利的仅有三家银行。兴业银行在2011年成立私人银行部首年就宣布实现了盈利;工商银行则是早在2010年就称其私人银行盈利接近1亿元;招行则称,继2010年私人银行业务率先在国内同业中实现盈利后,2011年实现税前利润8.4亿元,2012年上半年实现税前利润7.2亿元。招商银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刘建军透露,2012年全年税前利润更是达到23亿元。
总体来看,私人银行“富矿不富”似乎成为了多数银行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透露了私人银行“赔本赚吆喝”的玄机,“不能以账面数字来衡量私人银行的贡献,高净值客户往往能给银行带来额外的资源。”(张 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