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网站打包卖航意险 假保单频出

2013年05月15日 08:01   来源:广州日报   

20元航意险爆出千亿元保额诈骗 记者调查发现航意险暴利之下

  保险专家表示,由于出险率低且几乎无成本,航意险可以称之为暴利险种,但由于需要支付大笔渠道费用,险企在航意险上很难赚到钱。内部人士指出,“目前这个市场真的太乱了,很多大公司涉足市场的意愿也越来越低,随着长期型意外险的逐步推广,极短期航意险或将被取代。”

  航空意外险,相信消费者对其并不陌生。市民陈小姐表示,每次上网买机票都会习惯性在保险选项上加一个钩,“20元而已,却可以多一分保障,何乐而不为。”但是消费者可曾想到,这份20元保险可能是假的?据媒体报道,国内最大的一起假保单诈骗案在青岛破获,平均20元一份的航意险保单让犯罪分子“套取”114万元的巨额利益,涉案的虚拟保额达到1520亿余元,38万余人被骗。

  案件回顾

  案犯自行设计假冒航意险

  据《青岛晚报》报道,案犯张某大学毕业后,于2009年11月成立中创信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创建相应网站、设立400验证热线电话,将自行设计的信息单伪装成航意险保单,通过分级代理的方式销售,其中空白“信息单”以3元/张的价格通过快递批发给各省的一级代理商,一级代理商提价后批发给该省的二级代理商,而二级代理商往往是机票销售机构。二级代理商通过分派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指定网站下载打印所需保险条款内容,将假冒航意险的“信息单”以20元/张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从中牟取暴利。

  现状:

  不少订票网站打包卖航意险

  “只有购买保险才能享受到优惠票价。”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航意险多以捆绑形式销售,“好不容易刷到低价的优惠打折票,但是网站上却显示‘买保险享优惠票价’。”有的网站上还提示,“您选择的是特惠飞行机票+保险特惠套餐,如需取消保险,无法享受套餐优惠”。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航意险的购买渠道主要有网购和现场购买两种方式,价格多为20元一份,保额从20万~100万元不等。消费者在网上填写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后会收到由网站发来的一个保单号。不过也有消费者投诉在线投保了好几次航意险却没有收到任何提示信息。专业人士指出,“一般保单信息会以短信形式发给消费者,但也不排除在线网站系统繁忙出错情况,消费者在投保后可以主动给网站打电话咨询,查询核实相关的保单信息。”

  行业内幕

  20元航意险 险企收到不超3元

  看似不起眼的每份20元的航意险为何会隐藏如此暴利?有险企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出险率低,且几乎无成本,所以航意险本身是一个暴利的险种。但是,经营航意险的保险公司并不赚钱,大部分的利润基本被渠道瓜分了,保险公司的利润微乎其微。更有知情人士表示,“20块钱的航意险,保险公司收到的不超过3块钱。”

  有内部人士表示,“尽管利润诱人,但是渠道要价高,险企仅能够从中分得极小的一杯羹,加上现在代理人也在销售意外险的卡单业务,长期意外险业务占比增加,险企发力‘短险市场’的意愿不高。”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保险专家表示,随着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投保长期意外险,航意险的作用正在逐步被分散掉。“消费者购买一年期意外险更为划算,一般意外险或者旅游保险100元左右的保费可以保障飞机100万元的保额,火车高铁轮船50万、汽车5万,保障期一年,相当于五份航意险的价格,还额外增加了乘坐火车高铁轮船汽车的保障。”

  专家提醒

  不要从个人手中购买航意险保单

  专家表示,航意险的出险率很低,一个航程结束保障期限也随之结束,不像长期险需要保险公司长期关注追踪,“所以就算有人在当中做手脚,不被发现的几率更高,而且航程结束,若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消费者也极少会回头去查询保单是否有效,因此很容易作假。”

  专家提醒,为了避免花钱购买没有保障的假保单,消费者应当将保费直接转账至保险公司。其次,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应注意一些重要细节,比如在机场、机票销售网点等中介渠道购买航意险时,一定要确认对方是否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放置了保险监管机构颁发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在自己的网站和客服电话中提供保单查询服务,投保后都可以在相应的系统中查询到自己的投保状况。

  此外,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外地公司的航意险保单和手工填写的航意险保单,更不要从个人手中购买航意险保单。


(责任编辑:刘佳)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