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马蔚华:14年行长生涯落幕

2013年05月09日 07:14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5月8日,深圳再次下起了蒙蒙细雨,而位于深南大道北侧的招行总部将注定不能平静。5月7日,深圳之外的招行高层临时接到通知,飞往深圳总部宣布重大事宜。“我们一把手现在正在总行开会,具体精神还没有传达。”5月8日下午,招行深圳分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马蔚华:14年行长生涯落幕

    根据招行的新闻通稿,“招商银行启动新老交替5月8日,招商银行正式宣布马蔚华卸任总行党委书记,由田惠宇接任。”这意味着,马蔚华14年的招行行长生涯的生涯将最终结束。

    官员马蔚华:操刀商业银行破产第一案

     1948年6月出生的马蔚华,上山下乡当知青过知青,恢复高考后,马蔚华于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大学毕业后,马蔚华被分配到辽宁省计委工作,经过几次提拔,先后任辽宁省委办公厅处长等职。1988年5月,马蔚华进入央行,历任行长秘书、办公厅副主任、计划资金司副司长。1992年至199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局长。

    在海南期间,马蔚华亲自操刀了“中国商业银行破产第一案”——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的关闭和清算工作。

     20世纪80年代,海南省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大规模扩张,由于监管缺乏,同时也产生了泡沫,并在1990年代中后期,泡沫开始崩溃。而此前许多快速扩张的信用社面临了危机。

     1997年,央行表示关闭海南省5家已经实质破产的信用社,并将其中28家被并入海发行。但在1997年底1998年初,中国开始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城市信用社吸收存款的利率被压低,这对海发行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利率降低,储户对银行产生不信任情绪,出现严重的排队挤兑现象,短短两个多月,海发行几十亿的存款被提取一空,继而引发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在海发行贷款的很多房地产项目中断。1998年6月,央行下令行政关闭海发行,成立关闭海发行清算组,马蔚华任清算组组长。

    行长马蔚华:上任当天即遇“挤兑”事件

     1999年3月,马蔚华正式开始担任招商银行行长,据悉,在上任当天,马蔚华就接到消息称沈阳分行发生大规模的“挤兑”事件,对于这样的混乱局面,马蔚华最终通过调足资金到沈阳24小时不间断任储户取款,才得以化解危机。

    “能说的很多,零售?服务?一网通?”业内人士谈到对于马蔚华在招行的成绩时说,“算是杀出来一条血路。”

    其实,招行此前的成绩并不出色,“招行仅存蛇口一隅,搞得快倒闭了,不良一大堆。”业内人士如此评价此前的招行。

    而今,提到招行,零售和服务始终不可回避的话题。

    在马蔚华上任的1999年,信用卡业务就被正式摆上招行决策层的议事日程。彼时,虽然中国信用卡已出现14年,但到1999年9月底,全国信用卡发行不到2500万张,不到银行卡总发卡量的1%。招行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点进入了信用卡市场。如今,招行的零售业务已从信用卡起家,再到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已成为国内零售业务领先的银行。

    在招行的14年中,马蔚华对招行两次转型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2004年后,招商银行首次“转型”。招行强调注重发展零售业务,发展批发业务中的中小企业,提高非息收入占比。经过一次转型之后,招行曾经创下了超50%的复合增长率。

     2009年,在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招行又提出“二次转型”,这次主要是以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贷款定价、控制财务成本等为主要目标。

    马蔚华此前曾表示,“二次转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急剧变化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所奉行的以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批发贷款为主要资产形式、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来源、以规模大小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经营之路已越走越窄。要想发展,必须找到新路。

    如今,马蔚华卸任,外界对“二次转型”的结果不免担忧。

(责任编辑:马欣)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