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本小利薄短期理财白折腾 投资五万三天赚了13元

2013年05月08日 08:22   来源:齐鲁晚报   

  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泰城一些银行借机推出不少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较高。而对于普通市民而言,这类短期理财产品到底合适不合适?有市民5万元闲钱,3天投资只赚了13元,可谓白折腾了一场。

  闲钱放在假期理财?

  借着“五一”三天假期,不少银行看准市民手头的闲钱,推出一些短期理财产品,相比于之前的收益,预期收益相对提高。

  虽然小长假只有三天时间,但遇上了周末的股市等资本市场休市,不少投资者的资金闲置时间超过了5天。银行盯上这块蛋糕,推出各自的小长假理财产品。泰城一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为了给投资者在小长假闲置的大额资金提供一个理财的空间,该行调高了一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从年化收益率2.8%提高到了3.2%。

  市民刘先生假期前到银行办理业务时,被理财人员推荐,可以把闲置的资金存7天通知存款,从存入时就计算利息,保证假期几天人闲了但钱不会闲,继续“钱生钱”。刘先生考虑了一下,觉得假期出去玩也没时间打理手头闲置资金,就购买了一款保本型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3.2%,期限为7天。

  除了一直紧紧跟随市民闲钱的银行,一些券商、基金也没有闲着,纷纷推出与假期有关的产品。一家基金公司推出的保证金收益货币基金,股民在二级市场就能像买股票一样购买,一般投资者也能在银行购买。这类基金赎回时间为T+0,进出灵活不耽误“五一”假期后投资者炒股时的资金使用问题。按照一位基金经理的介绍,其3.7%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要比把资金放在活期账户上划算太多。

  三天只赚了13块

  尽管银行、券商、基金的宣传很美好,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市民而言,这类挂靠假期的产品,实际上并不能提高收益,还会打乱市民的理财规划。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一些市民有些沉不住气,纷纷转投短期理财产品、短期货币基金。刚刚工作两年的泰城市民小张,就是其中之一。他看好一款宣传预期收益率为3.2%的短期理财产品,想要在“五一”期间购买,手头在活期账户中的钱只有4万元,只能开口和父母借了1万元,而父母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硬是从还没到期的定期储蓄中取出了这1万元。假期结束,张勇高高兴兴查看自己的银行账户,发现7天的理财产品,收益只有30元。“真正的假期这三天,实际上算算收益,只有13块钱啊。”张勇后悔地说,父母取出的定期储蓄,则损失了三百多元的利息,让他发热的头脑也冷静了下来。

  不仅普通市民如此,银行的小长假理财产品,收益率多在2.8%-3.5%左右,100万元的资金,其5天收益也只在三四百元。普通市民手头的闲置资金,多了也就三五十万元,折腾一大圈,最后的收益只有一两百元,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一些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这类产品不适合资产不多的普通客户,普通市民在投资时,切忌跟风行事,要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理财计划,从容应对。

  假期理财更像是个概念

  虽然今年银行等也在假期发行理财产品,而假期理财产品的发行,相比去年也有所变化,淡化假期概念,是明显的趋势。

  记者调查发现,2013年“五一”发行的专属理财产品,其期限明显加长,7天、30天、90天的产品渐少,收益率有所下滑。据银率网的部分统计,今年共有3家银行发行了7款与“五一”假期相关的专属理财产品。7款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为156天,平均收益率仅有4.56%,收益类型均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投资起点从5万元至500万元不等。而在2011年,共有5家银行发行16款“五一”专享理财产品,平均投资期限仅为18天,预期平均收益率为3.64%。其中6款产品投资期限为3至4天,假期主题相当明显,收益率在2%至3.5%之间。

  泰城一家国有银行理财经理牛先生告诉记者,从假期理财产品的期限来看,今年号称“五一”专享的理财产品,假期的概念化明显淡化了。很多理财产品的期限,都在100天以上,只不过是借着假期的噱头,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市民的理财意识正在增强,但理财的整体规划还有欠缺。就像假期商场促销一样,盲目消费的人也在减少,这是市民理性理财的一个演变过程。”牛先生说。

  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说,假期理财产品风险也相对较小,从收益水平来看与市场同期发现的期限相近理财产品没有明显差异,理财产品正在甩开假期的噱头,让市民理性理财。


(责任编辑:蒋诗舟)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