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私人银行经理“外焦里嫩” 一人服务150位富豪

2013年05月07日 16:45   来源:金陵晚报   

  “这里就是隆奥达亨银行,推开厚重的大门,会有两位身穿深蓝色西装,看起来像宫廷管家的老绅士迎面走来。”

  这是日本著名财经作家矶山有幸《瑞士的秘密》书中的文字, “在瑞士西端的国际都市日内瓦,走在沉静的柯拉托利街上,不久就看到左边11号的一栋石造建筑。虽然建筑物不华丽,而且没有招牌,但洋溢着沉稳的气息。”

  如果要写中国的私人银行,恐怕开头将成为这样。

  “这里就是××银行,推开厚重的大门,会有两位穿着套装,看起来像是模特的俊男靓女迎面走来。在号称‘东方曼哈顿’的繁华大上海,银行的建筑华美,招牌耀眼。陆家嘴金融区的黄金地段比邻黄浦江畔,天际线挤满了一幢幢摩天大楼直插云端的凌厉线条。”

  在国内私人银行部门客户数和资产均飞速发展的近6年以来,最先受到考验的,就是国内平均年龄仅在30岁左右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们。他们亦被称为私人银行家,英文为Private Banker(PB),在国内的私人银行中一般称为客户经理。

  奢华的表面很容易学到,但瑞士等欧美国家传统私人银行尊贵、低调、厚重的历史气息,在中国还有待岁月沉淀。

  “私人银行家”80后化

  人才,是国内私人银行业屡屡被提及的短板。

  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的培养速度和增长速度,远跟不上客户增速,严重到甚至影响到银行私行部门的发展规划。

  为保证品质,在PB不够的情况下,部分银行只得开始牺牲客户增长速度。

  陈珍(化名)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为顶尖客户服务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已在该行工作了23年的她已逾40岁,见证了中国私人银行业这几年的发展。

  在PB队伍中,陈属于年长者。目前国内PB中有相当比例年纪不到30岁,而他们服务的客户通常50岁左右,不少四五十岁的老板不会愿意同一个二三十岁的客户经理讨论自己的财富管理问题。

  “国外PB多为45岁至55岁的中年人,人生阅历和经验都很丰富,部分更是从银行高管职位退休后,不想脱离行业转岗做的PB,甚至部分本身就是富豪,他们显然能更到位地理解客户需求。”国内一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高管坦陈,国内PB的平均年龄不过30岁左右,这在经历坎坷的第一代创富者眼中,多少显得过于年轻,较难取得其信任。

  缺乏底气的感觉在年轻的PB们中普遍存在。

  王健(化名)是某国有银行私人银行的初级客户经理,年收入30余万元,“一个刚满30岁的年轻白领要和高端人士‘平等对话’,挑战很大。为此我不惜代价的投入,参加过红酒、玉石鉴赏、高尔夫、骑马的专业培训。”他说。

  比如客户爱打高尔夫球,客户经理自己就不能打得太差;如果客户热衷收藏,那么你在收藏领域也得是半个专家。但达到足够水准,并非一日之功。

  流动率考验私密性

  随着信托、券商、基金资管业务被放开,在泛资管领域,私人银行本来就匮乏的PB们还面临着被分流的窘境,成为基金、信托、PE等机构竞相争夺的人才。

  “各家银行之间‘挖角’,也是重头戏。”招行人士透露。

  5年前就开始追踪私人银行人才情况的太和顾问统计数据显示,私人银行的人员流动率在20%-30%之间。

  流动频繁,不仅不利于客户体验,更让客户的私密性受到考验。员工短视导致利益驱动激进销售,导致客户投诉不断,也影响了银行的品牌。

  防止客户隐私泄露始终是一把悬在私人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私人银行客户忠诚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客户经理的稳定性更成为博取客户信任的先决条件。

  在欧美成熟市场,一位PB最多服务10-30位客户。

  而在国内,一位客户经理可以服务多达150位客户。

  上海一私人银行负责人介绍,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内部其他部门选拔和外部市场招聘。

  但外部招聘来的员工并不稳定和适合,“比如某外资行私行的PB,卖产品很厉害,做服务就不行。虽然外资行的PB们在市场上较活跃,但现在我们还是更侧重行内培养。”(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