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南京物价部门严控房价 4月楼市涨幅收窄

2013年05月07日 07:13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4月19日南京版国五条细则落地后,有不少开发商对外表示,以定价博弈为核心的调控正在悄然收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将进一步缩紧开发商的涨价幅度。对此,南京市物价部门也承认,房价的连续上涨,使得物价部门不得不对房价的把控更加严厉。

    “宁八条”严控开发商涨价

    南京国五条细则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宁八条”,业内人士认为其缺乏新意。然而在“宁八条”中关于“对预销售方案报价过高且不接受物价、住建部门指导,或没有实行预销售资金监管的商品房项目,暂不核发预销售许可证书”的一段话,让不少习惯涨价的开发商感到头疼。

    “这一句话看似不起眼,其实就是严格控制开发商的涨价,之前我们项目就申报了一批新房源的价格,就被物价部门打了回来。”南京江宁一家楼盘的营销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除了上述楼盘之外,据公开报道显示,日前有开发商对外透露说,此前物价部门曾要求开发商涨价不得超过5%,但是现在物价部门卡的更严,涨幅不得超过5%变成不得超过3%,年度涨幅不得超过10%,“就我们了解的情况,涨价的红线确实存在,但是物价部门不会明确说出来,只会让开发商先开价,如果超过这个标准,那么报价就会被驳回。”上述楼盘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除了规定的单次涨幅是5%左右,年度涨幅是10%左右之外,物价部门已经将年度涨幅分解到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从而导致单次涨幅会变得更少。

    受物价部门涨价的限制,南京城区的高价楼盘少了很多。据记者了解,作为南京楼价最高的城中板块,一家楼盘领到的销售许可证,毛坯均价比3.2万元下滑了不少。而知情人士对外透露说,这家楼盘与物价局沟通了很久,最后还是屈服了,“城中3.2万元就是一道门槛,现在除了有双学区的金鼎湾高出这个价格之外,还没有其他楼盘越过这个价。”这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就这位知情人士的说法,记者采访了位于南京城中板块一家刚刚开盘的负责人,这位徐姓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个说法没错,我们之前的报价超过了3.2万元就被驳回了,所以城中板块3.2万元是一道红线,这种说法很对。”

    物价部门承认严控房价

    对于近来不少开发商曝出的物价部门对开发商涨价的限制,日前南京市物价局服务价格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南京的房价也已经连续11个月环比上涨,“连续长时间环比上涨,政府的压力很大,所以肯定要严控,对房价的把控也要比之前更严。”

    而针对开发商所说的备案价格被打回的情况,这位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不存在被打回来,而是对申报价格过高的楼盘要求重新定价,“现在南京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主要是根据宁八条的要求,申请备案价格不合理的,物价部门、住建部门会进行干预,指导其回归合理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开发商所说的涨幅不得超过5%变成不得超过3%,年度涨幅不得超过10%的规定,上述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开发商申领预销售许可证申报备案价格时,要对比楼盘前一期的申报价、对比前一期的成交价,另外还要考虑周边楼盘价格、同档次楼盘的成交价格等。但是物价部门并没有制定明确的5%涨价红线,有的楼盘相比前一期涨价超过3%,物价部门会干预,有的楼盘超过5%也会干预,物价部门也希望干预,让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的范围。”

    而据网尚研究机构对南京楼市八大板块楼盘的统计显示,3月份楼盘平均价格涨了1.38%,而4月份的涨幅变成了0.49%,涨幅明显缩小。“统计数据也显示了4月份南京楼价涨幅明显下滑,而随着物价部门对价格进一步缩紧,南京楼市的价格接下来有望止涨回稳。”南京房地产行业一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责任编辑:马欣)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