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复苏趋弱和宏观调控转强的双重挤压下,A股表现难尽如人意,市场对蓝筹股的期望之情也渐渐消失。在此形势下,中小板和创业板成为市场的“香饽饽”,创业板指数上周再创年内新高。
虽然沪深股指“风景并不好”,但创业板近期不断发力上攻。截至上周 ,创业板指数年内涨幅为26.58%,同期深成指和沪综指分别下跌3.77%和3.08%。若从去年12月的585.44点算起,上周创业板曾上蹿至937.56点,可谓走了一波大牛市。
从行业看,政策唱多新兴产业再加上高送转配合,成为创业板走牛的主因。资料显示,在创业板排名前20大市值股票中,有15家创出历史新高。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这些牛股多有政策扶持概念,是电子科技、文化或者医药等行业的“隐形冠军”。
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表示:“在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投资者自然会关注更具成长性的企业,因此创业板会有如此表现。”
然而,辉煌过后通常是黯淡。
随着核查结束,IPO 洪峰即将到来,加上5月的解禁潮,创业板即将遭遇空前危机。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4月25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专项检查培训会上表示,IPO 重新启动,不按老办法,而是将进行市场化改革,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
业内人士表示,IPO 开闸必定分流炒新资金,这对创业板的影响最大。
按照动态市盈率计算,创业板整体市盈率已经超过45倍,处于高风险状态。5月份有34家创业板公司解禁市值约350亿元,这将考验市场的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