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金融体系的价格和数量双管控制的体制不改,银行与监管之间就像猫捉老鼠游戏,即使你控制了理财业务,还会有新的逃避监管手段存在。”
“想产品真是想疯了,8号文真折腾人。躺在床上半宿睡不着,脑子想的都是这产品那产品的,什么交易结构,什么调整投资评级,什么风险控制!”一位来自深圳的银行从业人员,在昨日凌晨一点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
此时距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8号文”)已近三周,“8号文”对银行理财产品有多大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又有多大?
资金池业务受影响
3月27日晚上“8号文”露面,3月28日银行股便应声暴跌,尽管最终跌势有所收敛,但多数银行股的跌幅都高达5%以上。半个多月过去了,银行股依旧徘徊低迷,欲振乏力。
毫无意外,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也受到了“8号文”的突袭。兴业证券统计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理财产品全周发行数量为809款,而4月第一周仅为563款。
“资金池业务主要是一些流动性资产,这些资产现在受到一定限制,包括要纳入考核等,银行要达到这样一个标准,肯定会有所收缩,银行的资金池业务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有可能会采取一些规避方法,通过产品的重新设计,使得产品能够和标准资产建立一定的联系,以后逐步通过品种开发创新以及业务拓展,使银行的理财业务有所发展。”
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教授徐明东看来:“8号文虽有很大积极意义,如增强透明性、规范理财业务,但实质上只是在堵。在利率管制、汇率控制和货币数量控制体制背景下,价格管了,数量又要管,违背了经济学的基本均衡条件,导致金融系统矛盾重重,结构性问题很多。”
做大“分母”是长远选择
徐明东认为,目前理财业务规模已经很大,而且部分产品信息不透明,导致了资金流向不明(可能流向房地产和证券市场等高风险领域),监管层已经不能放任不管了。
“长期来看,银行必须要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徐明东表示,“近年来的市场化改革,国内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虽然学了国外银行的样,但是骨子里的实质还差好远。”
“从银行自身来说,原来在推进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时,风控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瑕疵。银监会在采取了一些措施的同时,也在督促银行更进一步地关注风险,在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方面还要有所发展。银行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将银行本身的发展与安全经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奚君羊称。
8号文中所规定的“理财产品余额的35%”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两个上限值,将约束银行理财资金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投资。
“目前对银行来说,惟一的应对办法就是不要再扩大办理新的非标业务,让原有的产品逐步到期。”奚君羊建议,从长远来看,银行可以做大分母,“因为这个是一个相对标准,如果分母大了,比例也会逐步下降。将标准产品以及其他不属于限制范围的产品,想办法做大,数量上有所提升,这样也能使比例回落到符合监管范围的要求。”
玩“猫抓老鼠”游戏
此前便有猜测,“8号文”实际上是剑指影子银行。但奚君羊认为,这对于影子银行的影响可能有限。“理财产品只是构成了影子银行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有大量的银行外活动在数量上是超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未来影子银行的规模、交易量仍有可能保持高速增长。”
在奚君羊看来,银监会有些无奈:“从银监会的角度来说,能够影响到的金融机构主要还是银行,对于银行外的经济主体的行为,银监会很难从法律上进行直接管理。比如说网络借贷是不需要银监会批的,直接相关的是工商部门。这就需要政府以及其他各部门的有效配合,才能够采取一些有效、规范的做法。”
徐明东认为:“如果金融体系的价格和数量双管控制的体制不改,银行与监管之间就像猫捉老鼠游戏,即使你控制了理财业务,还会有新的逃避监管手段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