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低开高走展开反弹,但最后两天连续回落。截至上周五沪综指报2206.78点,当天跌0.58%,全周累计跌0.83%。其余分类股指走势强一些,深综指全周跌0.07%,中小板综指全周升0.15%,创业板综指全周涨0.83%。
股指于上周前三天的反弹应和技术面密切相关。笔者更前一周提示了股指或反弹,认为最多可看高至2300点,但实际最高只到2242.48点。反弹之所以匆匆夭折,显然和新华社连续多日刊文为IPO重启吹风相关。
不过上周五盘后,证监会否认了IPO将于5月份重启的传言,声称“不知新华社为何连发IPO评论文章”。在此之前,市场对IPO于4月或5月重启的预期越来越浓,上述证监会言论可能会稍稍改变这种预期。
笔者认为,既然IPO重启是铁定的且无人不知,那么不如索性就宣布具体日期。换句话说,假如市场注定会受到冲击,无论如何试探,冲击也在所难免。
既然有关方面开始安抚人心,这说明其极度在意股指涨跌,这种情况下股指于本周有可能走得稍好些,不过仍然无太大上升空间,故操作上建议观望为主。当股指上涨后,投资者就又会怀疑IPO重启加速,所以会打些提前量,这就使涨势很难持续。
除IPO困扰投资者外,经济基本面弱势对股指也会产生压力。始自去年的宏观经济复苏预期最近受到挑战,因发电量、货运量、出口增速等偏弱。
经济热度明显不如预期,但信贷及货币供应增速较高,这种不匹配现象实际上已给出了某种不太好的暗示——货币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
如今可能已经到了官方不得不对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的时刻,事实上官方在这方面释放出的信息已有不少,投资者应该重视。
一部分投资者将股市中与此相关的潜在机会称为“改革红利”或“转型红利”,并主观地建议配置相关行业个股。但笔者认为预判相关行业的兴衰仍十分困难,一方面因这样的转型此前未经历过;另一方面因转型并不全和经济相关,还和能否打破旧体制和利益格局相关,而这其中的困难较大。例如,城镇化实效如何是和户籍等相关制度密切相关的,撇开制度单独谈经济问题,并进而细化到具体个股,显然是不靠谱的。
就一般投资者来说,如果暂时很难做到“趋利”,那么至少要努力“避害”,笔者前期所说的回避周期类股大致就属于应“避害”的范畴。
中线来看,A股可能呈偏弱状态,投资者应以控制仓位为主。笔者认为,最严重的压制因素倒并非IPO,而是经济趋弱且无法如同以前那样快速被刺激起来。这一轮经济调整期可能很长,短期内难复苏。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应和经济大致同步,所以业绩前景就很难乐观,在这种大背景下,股指前景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