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人民日报海外:调控水平不足 救市政策不给力?

管理部门应对失据 不法机构借机打压
2013年04月07日 07:0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赵鹏飞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

  中国股市自2月18日达到2440点高位后,近一两个月来一直处于弱市状态。破鼓众人捶,屋漏偏遭连阴雨,本已低迷的股市偏又遭受一系列利空打压,接连有IPO(首发募股)重启传闻、治理银行理财行动、允许大陆居民赴台炒股等消息传出,进一步导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投资者信心不足。专家指出,熊市的市场信心本已十分脆弱,这时,证券监管部门出台任何措施都应谨慎从事,妥为考虑,避免加剧市场波动。同时,从长远来看,要真正修复股市定价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股价真正成为金融资源配置的“指示器”。

  越是熊市利空越多

  中国股市自2009年以来经历了长达三年半的漫漫熊市。沪指自2009年8月4日上行至3478点高位以来,一路震荡下跌到2012年12月4日的1949点低点,创下近三年半来的历史新低。大盘在而后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小幅反弹,终于在2013年2月18日达到2440点左右。其后,股市上下盘整至今,沪指一路震荡下行。当前市场动能明显欠缺,投资者信心不足,弱市行情尽显。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股市又频遭利空打压。先是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整顿。消息一出,银行股、券商股闻讯大跌,以银行股为首的多个权重板块出现重挫,直接引爆市场恐慌情绪,导致3月28日大盘出现暴跌,沪指不但失守2300点,还直接破位2250点。

  此外,市场又传出新股发行(IPO)将重启的消息。随后,又有开放大陆居民投资台湾股市的消息。股民不禁要问,历史上也有多次这样的情况,越是行情低迷越要出台利空措施,这究竟体现了管理层怎样的调控意图?在股市连续多年走低的情况下,仍迈着八字步,照着行政老计划,走着公文旧程序,不闻不见,我行我素,这样的调控是不作为还是乱作为?

  管理层调控水平不足

  “当前股市走弱可能和一些市场传闻或利空消息有关,但这不是根本性原因。” 内蒙古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苑德军对本报记者表示,股市是对各种影响股价信息的最敏感的市场。在目前市况低迷的情况下,本来投资者投资信心就不足,市场上再有一些不利于股价走稳的传言,就会进一步弱化投资者的信心。

  “也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人散布虚假利空消息打压市场,以求低位吸筹的可能性。”苑德军认为,一些不负责任的市场人士,随意编造市场传闻,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有分析人士指出,熊市背景下,证券监管层对股市的调控水平也有待提高。具体而言,一是对股市信息反应不及时、不充分,错失正确引导市场预期的最佳时机;二是应对措施不够得当,措施的针对性和力度有待加强;三是调控效果不够理想,弱市行情应对失据。

  “我国股市表现和宏观经济走势存在巨大反差。” 苑德军指出,眼下美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而我国经济增长居于世界各大经济体前列,3月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更是达到50.9,连续6个月处于荣枯线上方,但股市对此反应冷淡,节节下挫。“从个股表现看,绩优股在股市下跌时一样跌得很惨,看不出有什么抗跌性。可以说,中国股市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缺乏定价功能,或者说是定价功能扭曲。”

  市场传闻要及时回应

  “在股市低迷时,监管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保持股市稳定。”苑德军建议,监管部门对可能影响股市走向的重大政策信息和监管信息要增加透明度。需尽快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对可能影响股价和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重要政策信息和监管信息,要及时表态做出明确回应。这样可以使投资者不受市场上各种不实信息的困扰,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热情,正确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针对一些不负责任的市场人士随意编造市场传闻,扰乱市场秩序的做法,苑德军认为,监管部门要对这类“害群之马”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要在认真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以至法律责任,维护市场的公平正义。

  苑德军认为,长远来看,矫正股市定价功能,使股价真正成为金融资源配置的“指示器”,这是中国股市改革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监管部门要理性思考、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一个健康、高效的股市,必须是充分有效发挥定价功能的市场。定价功能是股票市场众多功能中的核心功能。股市定价功能发挥得如何,不仅决定股票定价效率,更重要的是决定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所以,要使中国股市真正健康发展,必须在矫正股市定价功能上下大工夫,用大气力。”


(责任编辑:朱丹)

  • ·"钱荒"影响进一步蔓延 深圳银行人士曝暂停放贷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首饰行业再次降价成定局
  • ·保监会发布保险业经营数据 保费收入同比增近10%
  • ·债务问题仍将长期困扰欧洲 需防债务危机"后遗症"
  • ·货币市场利率上升 上市公司2425亿短融券承压
  • ·民间资本银行梦现曙光 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呼声再起
  • ·基金公司垂涎余额宝大餐 货币基金并非无风险
  • ·市民不知情被兴业银行贷款百万 未办业务成VIP
  • ·泰康理赔条件苛刻投诉无回音 客户直斥就是骗子
  • ·格力空调安装不当泡坏地板 7000元损失仅赔400
  • ·上海远洋七号被指墙体太松 业主质疑墙是豆腐渣
  • ·免责条款多取证困难 信用卡“盗刷险”理赔难度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