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银行理财资金池庞氏骗局”、“影子银行暗藏风险”等诸多议论不绝于耳。3月27日,银监会祭出重拳,规范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并禁止了“理财资金池”模式。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让理财业务真正回归到代客理财的实质,让投资者能了解自己的钱投到哪里了。受此影响,一些超短期滚动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可能骤减,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可能有所下行。
银监会对“理财资金池”下禁令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从2007年底的5000多亿元增至目前的7.1万亿元。迅猛增长的背后,隐忧开始凸显,其中“理财资金池”期限错配、以新还旧等问题甚至被指是一场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27日下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银监会还表示,如果银行不能实现这个要求,将不再允许其新增非标债券资产业务。
理财产品资金去向难再含糊
每到季末,银行通过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揽储的招数便会卷土重来。而这些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究竟投向何方,往往经过银行和第三方机构的层层包装,让普通投资者摸不着头脑。
上海市民龚小姐到银行网点咨询一款预期收益率为5.1%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募集资金投到哪里,这个很复杂,跟你说了你也不懂,一般来说不会亏的。”银监会此番要求,“商业银行应向理财产品投资人充分披露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情况,包括融资客户和项目名称、剩余融资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结构等。”银监会要求银行明确理财业务的具体资金去向,并充分披露有关信息。即使是和“天书”一样难懂的理财产品说明书,银行也要做到向消费者披露自己的钱最终到哪里去了。“实际上,这样既有利于投资者,也有利于银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如是认为。